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性研究.docVIP

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性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黄贺方 孙建军1 李江2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 210093) (2.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选取常用的15个定量的期刊评价指标,以图情领域的40种期刊为例,详细分析了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些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①在使用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时,不宜选用5年影响因子与他引频次;②载文量、他引总引比并不能反映期刊的影响力,不宜放入评价指标体系;③即年指标不适用于评价时效性不强的学科领域的期刊。 关键词:期刊评价;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文献计量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of Journal Evaluation Indicators Huang-Hefang1 Sun-Jianjun1 Li-Jiang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2.Center for th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Sciences Bibliometrics,Beijing 100084)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of journal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n selects 15 most commonly used indicators, takes 40 LIS journals as examples,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hem in details. Results of the study include: first, 5-year Impact Factor is suggested to avoid of using together with Journal Impact Factor, and Citation Count with Self-citation Excluded is suggested to avoid of using together with Citation Count. Second,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nd the Percentage of Citation Count with Self-citation Excluded are ineffective in reflecting journal’s impact.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mmediacy Indicator in not applicable the disciplines whose citation speed is slow. Key words Journal 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Correlation Analysis; Bibliometrics 1 背景 自从Garfield[](1972)把影响因子引入到期刊评价以来,国内外对期刊影响指标的研究就持续不断,新的指标也不停地被提出来。为了理清不同指标间的关系使其更好地用于期刊评价,国内外学者对期刊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也展开了较多研究。 在国外,Bensman Wilder[](1998)Yue Rousseau[](2004)发现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有高度相关性,并认为即年指标可以预测次年的影响因子,但同时他也指出这些结论更适用于生物学等一些发展较快的学科。Leydesdorff[](2009)选取了Scopus和Google Scholar两个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h指数之间均有高度相关性。Franceschet[](2010)认为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Bollen[](2009)认为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影响因子、h指数等指标间均具有显著相关,同时他指出任何一个指标(包括影子因子在内)都不能独立承担期刊评价工作,期刊评价需要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在国内,陈冬梅[](1998)首次提出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但她仅根据指标数值进行了理论推断,没有经过数据验证。王萍、王俭[](2006)选取科研管理类的10种期刊,针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引用刊数、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7种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总被引频次与引用刊数、影响因子与即年指标、影响因子与引用半衰期之间(r>0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