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及中医对策.doc
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及中医对策
?09-09-04
作者:凌红
【摘要】目的探讨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提出相应中医对策。方法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大学生视疲劳高分组、低分组及正常组进行测定。结果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E分低,N分高,均有显著性差异,低分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视疲劳症状较重者具有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可采取各种中医心理治疗和养生方法治疗。
【关键词】? 视疲劳 人格特征 大学生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asthenopia),首先于1843年由 William Mackengin 予以描述,临床诊断常以患者眼部自觉症状为主,表现为双眼或单眼酸胀、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无法持久地阅读,甚至恶心、头痛。随着电脑的普及,视疲劳的发生率逐渐上升,故对其病因的探讨较多。一般认为,视疲劳的病因比较复杂,西医多归于用眼过度,认为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结果,属于身心疾病[1]。中医归属于肝劳。最早见于《千金要方》,是指持续注视近距离目标后,使眼过劳而出现眼胀、眼痛、头晕、眼眶胀痛等症状的眼病。因目为肝窍,故曰肝劳,也认为因过用眼力引起,并与心理因素有关。如《银海精微》曰:“喜怒失节,嗜欲无度,穷尽眼力,泛涕过多……此皆患生于眼也。”从中可知,现代医学及古代医学均把心理因素视为视疲劳的一个重要病因,但目前的研究多从眼部因素及环境因素着手[2,3],而从心理因素视角研究不多。国外 Mocci 等[4]曾研究了心理因素与视疲劳的关系,认为人格特征、压力、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是影响视疲劳的因素,而国内尚无类似报道。本文旨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调查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继而从中医心理治疗及养生学角度提出相应的中医对策。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7-05 在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按统一指导语,发放问卷。然后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筛选研究对象要求近视屈光度、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及用眼卫生习惯、学习时间、使用电脑时间等变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无其他眼病,无精神疾病及其他心身疾病,结果选取有效样本 129 份,男 37 人,女 92 人。其中视疲劳组 101 人,男 16 人,女 85 人,正常组 28 人,男 8 人,女 20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一般情况调查:包括使用电脑时间、学习时间、用眼卫生习惯及近视屈光度、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有无其他眼病、精神疾病及其他心身疾病等。
自编视疲劳评定问卷: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1]的有关内容,共观察 9 项指标,即视力模糊、畏光、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痛、头晕头痛、流泪、眼睑痉挛和充血,采用5级评分,依症状的严重程度从 0 分到 4 分递增:0 分,无症状。1 分,偶尔(1周内3次以下)出现症状,休息后缓解,与用眼多少有关。2 分,有时(1周内3次以上)出现症状,轻重在 1分和3 分之间。3 分,症状经常出现,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必须用药缓解,与用眼多少无明显关系。4 分,症状持续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用药后不缓解,与用眼情况无关。计算总积分。
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PQ):龚耀先 1982 年编制[5],88 题,包括E,N,P,L四个分量表。E代表内外向,N代表神经质,P代表精神质,L测定掩饰。该表被普遍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 SPSS11.5 处理,两组间t检验。
2? 结果
2.1? 视疲劳结果视疲劳组 101 人,取视疲劳总分最高的 27% 作为高分组,27 人,最低的 27% 作为低分组,28 人,0 分为正常组,28 人,剩余 19 人不列入研究。
2.2? EPQ测试结果结果低分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E、N有显著性差异(前者P<0.05,后者P<0.01),E值偏低,N值偏高。结果见表1。
表1? 视疲劳EPQ各分量表的比较(略)
与正常组比较,* P<0.05,** P<0.01
3? 讨论
目前国内报道的大多数心身疾病多与人格特征中的 E分和 N分值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视疲劳的发病与轻重也受到人格特征中E分和 N分值的影响,但与其它心身疾病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低分组与正常组相比,人格特征无显著性差异,而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与低分组的结论不同,E分低,N分高,且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视疲劳症状较重时,其人格结构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具有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怒、焦虑、紧张、急躁易怒,对各种刺激反应过于强烈,担忧或抑郁多疑,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例疗效观察.doc
- 血栓B与-酮前列腺素测定在高原地区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doc
- 血气分析--如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ppt
- 血气分析在现代医学科学领域中是个相当重要的检验项目.doc
-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96136.ppt
-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doc
-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doc
- 血清ECP的作用.doc
- 血清中m-AST同工酶匀相免疫抑制测定法.doc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