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历关系同构形态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 r ●● 、 、 、. ●’ ● r、 -● ● 、 111t111t11IIIll11111111111111 {lllIIILIlIll j Y1 中文摘要 律历关系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学者 却关注较少。本文以同构原理和互渗律的角度,首先宏观梳理了中国古代文献中 记载的律历关系,并从中分析出其发展脉络。提炼出律历同构关系中的干支计时、 黄钟历数、数理媒介、原始思维等重要因素,并将这些因素与古人以归纳法认知 世界的思维综合研究;再以律历同构关系中最高形态——六十甲子纳音为基点, 分析了六十甲子纳音中的十天干、十二地支、五行、五音、十二律、六十音旋宫 的多层结构,将六十甲子纳音系统定位为多系统的综合形态。比较了多种“纳音 系统后认为之所以存在多种纳音结构,是古人在努力将多系统同一的时候由于所 用“规则不同,因此产生了分歧,构成了不同的“纳音模式。 . 在分析律历关系中的认知观因素时,发现“五行”因素与“五音”同构时发 生了一些逻辑上矛盾,最终认为这些矛盾是由于“五行观与“五音内在逻辑 发展不同步形成的。有些矛盾还存在于最初纳入多系统结构中的“四时与“五 行”结构。在多系统综合过程中,由于缺乏形式逻辑思维与高等数学工具,古人 难以将这种多系统结构完美地统一;这些都体现了古人认知的局限性。世界其实 是同构同源却不能和合的属性,古人的努力在认知的局限下终难使其达到理想的 状态。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着重梳理律历关系的发展过程,在构建时期与发 展时期上做了历史分期;第二章注重律历关系中的基础因素分析,重点讨论干支 计时与黄钟历数在律历关系中的重要影响;第三章以“六十甲子纳音结构为着 眼点,将这种多系统结构分层讨论,展示其不同系统下的不同构成规则;结语从 六个方面总结了律历关系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律历同构;六十甲子;互渗;纳音;十二律吕;干支:五行;象数 Abstract between calendarhas all status The and relationshiptemperament alwaysimportant inthe ofChineseancientmusic.This the between history paperarrangedrelationship andcalendarwhichrecordedinChineseancientliteraturesfromamacro temperament vision andthela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