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寻根文学的后现代性
摘要
“寻根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重大的文学事件,一股复杂含混,交
织多重意义的文学思潮。它的兴起既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
域多重影响的必然,也是国外文学思潮强劲侵入的偶然促发。其发生发展过程的人为
功利性和文学自觉性的悄然结合,造成这一思潮内部的混沌,矛盾和多元性。这些特
征使“寻根文学”显示了丰富的内涵,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无限阐释的可能性。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史上,研究者发掘了“寻根文学”现代性的启蒙意义,却
很少注意到其在反启蒙立场上的开放性态度。本文拟以后现代的开放性视角介入,发
掘“寻根文学’’所具有的反叛性特征及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性意义。
本文在还原“寻根文学”兴起的时代语境中,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后现代性。一,“寻
根文学”大胆的抛弃了政治话语中心主义的叙事,质疑了现代性的J下统权威,在推崇
中国文学的地域性特色中形成了解构意识。二,“寻根文学’’从文化的角度阐扬文学
审美特性的努力,历史文化本身的多样形态和文化发展的非线性本质,使得它表现出
对社会政治背景的淡化,进而拒绝简单机械的现代进步观。三,“寻根文学”在各种
地域景观中寻找了自然独立的生命形态,以自然的自在自为消解了现代人本中心主
义,具有了后现代主体性缺失的特征。四,“寻根文学思潮发生发展到沉寂的过程
本身就是一幅具有后现代意味的解构图,倡导者的冲动激情和思想文化储备的不足,
致使他们态度的犹疑和模糊,以至于其作品中叙事意图并不确定,最终在不断的自我
解构中,“寻根文学”热潮迅速的沉落下去。
“寻根文学”体现了与传统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与审美经验。它力图解构内在
的文学体制的规约;却缺少了真正的“游戏”精神,最终导致了对自身的解构。但是,
“寻根文学对中心主义的解构,对线性历史进步观的怀疑,对传统小说叙事格局的
转化,对不确定性叙事的尝试等都直接开启了小说文体革新的序幕。后来的文学实践
对这些特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并发展成为小说以消解意义,注重叙事的过程性
I
的解构主义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根文学”是极具有开创意义的,是当代文学
走向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开端。
关键词:寻根文学;后现代性;非中心化;tE-F-)J史化;非主体化
THE
0N POSTMODERNITY0F¨R00T—SEEKING
LITERATUI之E¨
ABSTRACT
literature”iSa eventat80inthemid-20th
“Root—seeking majorliterary century,which
is and ideasofliterature iS of
trend.Ittherisethe
vaguecomplex.intertwinedideological
80’Sdomesticsocialand culturalareasofthe effectsof
political,economic,and multiple
theinevitable.butalsothe literatureaccidental
foreign intrusion.Thehumanconsciousness
utilitariancombined
with literary inthistrendof
consciouslyquietly,resulting thought
withinthe and characteristicsenablethe
chaos,contr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