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留法教育活动的文化政治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石曾留法教育活动的文化政治意义.pdf

N。76 法困研究(EtudesFranfaises) 李石曾留法教育活动的文化政治意义 叶 隽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李石曾的文化浪漫主义核心内容之一的 “留法教育活动”,尤其凸显 其 “文化政治意义”,进而追考其理念之后的法国文化渊源。他虽不为官,但政界影响却 不容忽视,而除了日后的 “清党有功”之外,他 自身通过文化 /教育活动累积的政治资本 其实也应当予以足够重视。文化政治的意义,就在于两者间的相辅相成。而李石曾之所以 能成就现代中国别具一格的 “石僧范式”,则与其在 20世纪初年的留法时代及对法国文化 的自觉汲取和创造意识关联密切。 关键词:李石曾 留学史 文化政治 中法文化关系 R6sum6:Larticlepr6sentelesacfivit6sdeLiShizengdanslemouvementdes6tudiants—ouvriers chinoisenFranceensoulignantleurport6eculmrelleetpolitiqueafinderechercherlorigine francaisednasleromantismecultureldeLi.N’ayantjamais6t6fonctionnaire,ilexerceune influencenon n6gligeabledartslesmilieux politiquesde 1’6poque.Lescapitauxpolitiques accumul6sdna s sesactivit6sculturelleset6ducativesm6fitent6galementnotreattention. LaccomplissementdumoduleShizeng,unmodulecultureloriginalenChinemoderne,est 6troitementli6 sonexp6riencev6cueenFranceet saconscienced.absorptiondanslaculture franqaise. 李石曾的基本定位,亦在于作为教育活动家的政治人。一方面,他既为国民党元老、 又是晚清高阳相国李鸿藻之公子,无论新旧,政治资本均甚雄厚;另一方面他以在教育/ 文化场域的活动为标的,而其主要方式则为 “留法教育” 的推动。而正如有论者指出的 那样:巴黎的无政府主义者对中国革命思想的最根本贡献则在于其 “教育普及”的思想, 且在他们所采取的各种革命措施中, “教育”亦为最基本的手段 。在我看来,这种以教 育为革命的思路,非常具有特征性地表现为李石曾一力推动的 “留法教育”方式。 针对吴稚晖认为 “教育事业无济 目前” 的意见,李石曾强调 “然舍教育更无他法”, 他将所从事之工作分为政治、教育二途,认为政治 “吾人既不能为,只好听他人为,而我 则专力于教育亦无不可” 。关于他在本土教育语境中的事功,诸如中法大学的创办运营、 北平大学区制的尝试、作为北大教授的贡献等等,自毋庸赘言;但在我看来,李石曾的特 殊意义,更在于对留学教育的范式创新上,具体而言,则为留法教育的开创功勋。李石曾 对中国的留法教育是有着整体思考和建构性思维的,他 曾明确提出过要建设 “中国留法师 范学校”的构想,其具体思路在于: 10 N。76 法 圆研 究(EtudesFrangaises) 法国学风虽较好,然必更从而组织之,方能得最多之结果,否则来法留学者,或 为 自利之实业家,或为无宗旨之新学家,其将来发生于国内之效力必鲜,或且背驰。 弟以为--fd~先生及蔡汪诸先生 (学问道德为国人所信仰)组织留法师范学校,养成教 授,遍布于南洋与内地。必有此机关,方能望新学风深入于国内而不摇,弟以为无论 何事,皆无此种力量之坚强也。嘲 不过这一构思或许过早于时代,事实上并无实现的可能。但 由 “留法俭学会”到 “留法勤 工俭学运动”的展开 ,倒确实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脉络在,值得细加辨析。考虑到学界对 后者已充分关注,此处主要从留法俭学会的角度略加梳理与申论。李石曾并不是一个纯正 的学者,作为身与暴力革命,并与汪精卫共同组织京津同盟会、参与谋刺清末重臣的人物, 他在民元之际,既不做官,亦不退隐。一转身却搞起了 “留法俭学会”,初看费人揣摩。 可通过我们以上分析,即可洞穿其经由法国文化熏陶滋养之后所形成的独特之 “文化浪 漫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