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的民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误读的民俗.pdf

一一谈篓t汶—lj曼 输 露 如顾颉刚、刘半农 、钟敬文等 ,为此 出了努力和贡献 ,为后来者树立了 榜样。 九十年过去 了,民俗学 的研究 得到了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 以来 的三十年更是成绩斐然 ,给人们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 ,民俗的地 位被大力提升 ,并受到重视 ,自然这 是令人欣喜的事。然而 。由于有些人 的炒作、误读和曲解 ,使民俗又陷入 了误区,甚至成 了商人们 的牟利工 具 ,这是有悖于民俗研究的初衷的, 与五四的科学精神不符。 民俗属于人类 文化学范 畴 ,无 论是具象民俗 ,还是抽象 民俗 ,都是 人类重要的文化形态。而且 ,民俗突 出的是 “民”,即普通 的百姓群体的 文化、信仰 、生活 、生产习俗 ,而不是 皇家的、官家的习俗。如今,像北京 地区搞 的天坛祭天 、地坛祭地乃至 孔庙祭孔等活动 (其实是文艺表 演 ),被列入民俗之 中是十分不准确 的。因为 当年这些祭祀活动是皇家 大典的一部分 ,是真正的 “皇俗”,与 平民百姓无涉 ,因此是算不上民俗 活动的,最多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