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索洛残差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思考.pdfVIP

关于索洛残差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关才索洛残差法计算全要素 生产率的再思考 理论研讨 关于索洛残差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 再思考 文/李孜 摘要 :本文认为索洛提出的残差法在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在理论上虽然具有可行性 ,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科学性的f*q题。笔者 对中国1952—2oo4部分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索洛残差法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结果进行 了分析和平稳性检验并论证 了该方法计 算的结果不具可信度,并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 了分析。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TFP);索洛残差;经济增长 一 对索洛残差法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思考 据的权重。在数据处理方面,GDP采用了以1952年为基年的 易纲、樊纲、李岩指出,索洛的主要的理论缺陷来源于以 真实GDP,L采用了就业人数,而K根据永续盘存法,基年的 资本存量代替资本服务。这样难以对资本进行准确的估算, 固定资本额估算额根据胡兵(2005)、赖景生(2005)、胡宝娣 另外在实际中资本往往有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而新旧资 (2005)采用的方法,用该年GDP的三倍估算。由于折旧数据 本的使用效率也不一样,因此会高估全要素生产率。笔者却 无法得到,这里采用了推算的方法,即对照折旧表把各类型 认为不仅如此,运用索洛残差法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行 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加权平均后得到5%的折旧率。 性值得商榷,因为该方法实质是求残差,而具体使用时又往 我们首先使用外生给定的O和【D,即不使用道格拉斯生 往是通过计量的方法获得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这里面 产函数进行回归来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O和【 有两 本身已经存在一个计量的随机误差项,如此计算出来的全 种可能值,0.6和0.4以及0.4和0.6。首先考虑O=【0.6和 要素生产率缺乏准确性,如果回归样本数过小,其计算数值 =0.4。将全国数据和各省数据代入(1)式,接着考虑O=【0。4 根本不具有代表性。 和 p=0。6,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克鲁格曼认为,如果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技术进步的 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无论是全国还是各省,无论采用哪 话,亚洲各国的技术进步几乎为零。而近年来的实证研究也 一 种弹性组合,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始终很低,并且有 越来越多倾向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过低,我国的经济几 正有负,从均值角度来讨论,始终不超过0.1,尤其是第一种 乎完全依赖资本的投入。笔者当然同意这种现状的存在的 情况下,始终没有超过0.05,如果计算这些年中国的GDP的 确可以部分解释计量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过低。本文将采用 平均增长率,得到l1.2%,那么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第一 种假设前提下为26%,在第二种假设前提下为36o/0左右,与近 索洛残差的一般方法,根据面板数据,来试图构建一个关于 经济增长的大样本回归,以此测算我国及各省各区域的全 年来主流研究结果基本吻合,但是一些年份出现负值难以 要素生产率,通过分析实证结果证明索洛方法的应用性值 解释,尤其当仔细观察这些残差,可以发现不少绝对值较大 的正结果往往出现在1978年之前尤其是刚开始计算的1955 得商榷。 年,而1978年之后,尤其是改革刚刚开始的80年代,往往出现 二、模型和测算 负值,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现实相矛盾,难以用经济理论加 笔者采用索洛模型 以解释。若按时间阶段重新计算各个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 Y A K L 的均值。很明显,在改革的初期,按照边际报酬递减法则,应 一 : 一 + 口一 + 一 】, L …【1) 该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时期 ,然而在外生条件下按索 至于其中的和,分别通过外生给定和 内生测算得到,再 洛方法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初期的l0年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