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秘的快意江湖:资本市场男配角如何突围
2010年09月25日 21: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颖桦
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最难回答。
“董秘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花费了20年的时间,仍在探索。而董秘在资本圈里俨然处于一个各方利益交汇的枢纽点上―公司的“对外发言人”,公司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定联系人”,公司与新闻媒体的“窗口”,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协调人,还是公司进行资本运作时的参与者,其地位却一直处于尴尬的状态,出镜率极高,却仿佛永远的男配角。
伴随着创业板公司的诞生,作为这些资本市场新生力量管理团队中重要的一员,董秘们的角色更是前所未有地受到关注,探路者董秘范勇建等携带千万股权在上市后即离职,还有职业董秘吴梦冰连任三家公司董秘,终于获得丰厚股票收入,还有以康强电子前董秘林钒为代表的董秘淘金pre-ipo等,都引起市场的关注。
部分刚刚因资本的力量而成为“明星”的新一代董秘们,还没来得及完全准备好,就被推到了镁光灯之下。上市带来了个人财富和公司资金的急遽增加,同时也带来不得不面对的麻烦事。他们有的跑去上课,有的开始沉思,有的变得茫然。让他们担忧的不仅有个人身家的暴涨暴跌,还有董秘定位重要性提升给他们带来的新问题:管理难题、职业定位、财富心态等。
从成功的“秘书”走到真正的“高管”,这条路还很漫长。
与此同时,传统上市公司的董秘也在酝酿着新的变化,从主板企业到中小企业,从办公室主任到实权高管,从董秘到其他领域的发展等等,这个行业,开始暗流汹涌。
董秘是什么,答案多种多样,从简单化的“秘书”,到实权型高管,再到资本市场各个角落、甚至是灰色角落的参与者。伴随着每一次答案的探索,每一个董秘面孔的转换,是这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渐转型给每个上市公司带来的改变,也给董秘的命运们带来了转变。
上市即离职:董秘灯火下楼台
随着去年创业板成立以及IPO重启,大量的中小型公司加入到了资本市场的盛宴中。然而,很多成功上市中小型公司的财富盛宴刚刚笙歌归院落,作为其上市过程中的关键先生——董秘们却已灯火下楼台。事实上,这部分董秘的离开,背后是其职业定位埋下的伏笔。
“在探路者的两年56天里,我见证了公司从辉煌到更加辉煌的历程。感谢公司的每一位同事,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我的工作不会这么顺利。”7月11日,探路者董秘范勇建在博客中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然后他选择了离开这家刚刚上市的公司,此时距离探路者上市仅仅过去8个月时间。
范勇建离开时,带走的还有价值千万的股票。2008年4月21日,探路者完成了79万元的自然人增资,范勇建出资5.7万元,最终获得22.65万股的探路者原始股份,平均每股持股成本仅为0.25元。2009年10月30日,探路者成功IPO上市,以每股42元的价格开盘,范勇建也拥有了上千万的财富,资本增值近200倍。
而离开给他带来巨大命运转折的探路者,范勇建给出的原因是因长期两地分居。
范勇建的故事正在屡屡上演。随着去年创业板成立以及IPO重启,大量的中小型公司加入到了资本市场的盛宴中。然而,很多成功上市中小型公司的财富盛宴刚刚笙歌归院落,作为其上市过程中的关键先生——董秘们却已灯火下楼台。
今年以来,已有多名创业板董秘去职。4月9日,赛为智能董秘兼董事、副总经理周嵘宣布辞职,4月30日,金亚科技的董秘兼副总经理陈建也选择离开公司。
事实上,这部分董秘的离开,背后是其职业定位埋下的伏笔。从范勇建在探路者上的经历来看,他的身份更像是上市过程中的关键先生,而非董秘。
公开资料显示,范勇建2000年前后在北京证券投行部工作,2002年在广电网络重组ST黄河科之时,范勇建进入上市公司担任证券事务代表和总经理助理。
“在投行部门以及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的证券部门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一定的企业上市、重组和合规运作的经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与监管机构、券商、机构投资者打交道,积累起人脉关系。而这恰恰是创业板IPO过程中最稀缺的资源,否则一个普通高管很难刚进入公司就获得股份。”一位已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董秘表示。
该董秘透露,很多创业板董秘都有类似经历,他们通常在主板公司有一定的任职经验,凭借此积累经验和人脉后,再跳槽到拟上市的创业板企业。“他们购买的股份更像是一种股权激励,通常入股价格很低。”
范勇建的故事不仅仅在创业板公司中上演,在去年IPO重启以来新上市的中小板企业中,“范勇建”们的群体更为庞大。
比如刚在6月份上市的皮宝制药,仅仅一个月后,作为上市功臣之一的董秘唐传海就因个人原因辞职。
皮宝制药招股说明书显示,原董秘唐传海今年34岁,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历任上海期货交易所出市代表、凯诺科技股份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江苏长电科技证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