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除颤阈值测试没有必要的理由.pdf
· 12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年第24卷第 1期
■国圈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除颤阈值测试没有必要的理由
王龙 赵菁 郭继鸿
[摘要] 自从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临床使用以来,是否需要评估除颤阈值(DFT)测
试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鉴于诱发性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与 自发性室颤不同;是否测试 DFT并不影响
远期死亡率;ICD大多数针对的治疗为室性心动过速而不是室颤;DFT存在脑梗死,心肌酶升高,心功能恶化,甚至
直接死亡等风险;器械的改善(单相变双相)已经降低了DFT;首次放电失败的患者,二次放电均成功除颤;诱发室
颤除颤成功率不能预测临床室颤除颤成功率 ;废除D}-T测试最大的诱惑是更多的患者有机会接受这种挽救生命的
治疗等诸多原因,我们认为 ICD植入术中应放弃进行 DFT测试。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综述;除颤阈值;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
DOI:10.3969/j.issn.1007—2659.2010.o1.003
中图分类号 R318.11 R5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59(2010)叭 一0012—04
自从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使用以来,是否需要 DFT外,还常常在出院前 1~2天常规进行测试,有些医院早
评估除颤阈值 (defibrillationthreshold,DFF)测试逐渐成为一 期还曾进行每年一次的DFT,获得的数据偶尔会提示需要调
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在 ICD使用初期,自动除颤失败的 整系统。
情况相对多见,接受其治疗的多为有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 DFT测试的产生是由于在 ICD植入的早期除颤失败较
速)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等猝死高危患者,且当时治疗程 常见,患者有很高的室速或室颤发生风险,而且针对快速室
序仅有电击。随着 ICD技术的发展,DFF测试的范围大多在 速或室颤的治疗只有放电。①1980年第一代 ICD:仅有高能
较 ICD最大输出能量低 l0J内,且整个除颤系统很少需要 量除颤功能,体积大、结构复杂,需外科医生开胸植入,埋在
再次调整 J。ICD的适应证也逐渐扩大,现已被用于室速、 腹部。对于最大放电能量为25J到30J的ICD,传统上反复
室颤的一级预防。此外,快速室速也可以通过抗心动过速起 使用接近20J的能量测试 DFT来评价除颤效果。最早期的
搏 (antitachycardiapace,ATP)程序而得到有效治疗。术中进 除颤器植入时要求 10J的安全范围。可植入除颤器的发明
行DFF测试会引起致命性、潜在致命性或致残性等并发症, 者和早期研究者选择 10J作为安全范围是基于25J为最大
有报道显示该发生率为0.18% 。有部分患者在 自然状态 可使用能量,以及早期在动物及人体研究中提示的有效DFT
下频繁发作室速或室颤,甚至产生晕厥,但术中反复不能诱 大多为 l5J;②1986年第二代 ICD:增设 R波同步功能,增设
发,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我们诱发出的室颤与患者临床上
低能量转复室速的功能,经静脉 (非开胸)导联系统;③1994
出现的室颤是否相同,我们冒了风险和代价诱发的室颤是否 年第三代ICD:单根电极经皮静脉穿刺植入,既感知又除颤,
能预测临床出现的室颤,对于诱发的室颤成功除颤是否代表
增加起搏功能 ,增加电刺激终止室速功能,构成了ICD的分
也能成功除颤 自然发生的室颤还有疑问。因此 ,真的还需要 层治疗。双相除颤ICD出现后,平均除颤阈值降低了。植入
诱发室颤以确保 ICD能够可靠的检测到室颤的发生并成功
后需要修改调整 ICD系统的变得非常少见。调整极性、除颤
除颤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乳腺粘液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附5例).pdf
- 乳酸菌在传统主食馒头中的应用前景.pdf
- 二烯丙基二硫对Raji细胞化疗增敏的研究.pdf
- 【哲学论文】亚里士多德社会历史观若干问题研究.pdf
- 云南红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及对大鼠血清中致炎因子水平的影响.pdf
- 廖平《诗经》研究述评.pdf
- 弗雷格真之思想探析.pdf
- 从贤人之治走向民主治理——儒家治道学说的反思与价值重构.pdf
- 代议与参与——对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反思.pdf
- 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pdf
- 城乡社会保障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探讨——以重庆市为例.pdf
- 城市公园的使用功能研究——以石家庄市长安公园、水上公园为例.pdf
- 培育密度、换水量和倒池培育对珠母贝浮游幼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pdf
- 基于B/S结构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pdf
- 基于CMPP协议的气象灾害预警短信网关接口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 基于GIS和RS的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研究.pdf
- 基于GT—Power的LPG燃气组分对发动机排放影响的研究.pdf
- 基于NDIS—HOOK与SPI的个人防火墙设计.pdf
- 基于PLC的薄钢板切割精度效验装置研制.pdf
- 基于SEM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忠诚研究——以江苏省高校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