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语文预习学案: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人教版必修4).pptVIP

2014年高二语文预习学案: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人教版必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怎样理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词的含义? 答案:看到雁从北来,自伤身世,缅怀故国,已是很难受的了,而此雁却又像过去在家乡见过似的,益发触动悲伤的心情。 (6)两首词都抒发了愁苦之情,有何不同? 答案: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声声慢》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是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2.结构图解 3.写法赏析 (1)巧妙的比喻。 比喻的巧妙是《醉花阳》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2)烘云托月的手法。 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咏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3)叠字的运用。 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无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4)借景抒情。 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4.文体常识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________。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________,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________。 词调(词牌) 题目 平仄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落枕 热忱 耽误 沉着 B.梧桐 恫吓 胴体 侗族 C.兼并 搛菜 缣素 蒹葭 D.桑葚 戡乱 镶嵌 堪称 解析:A.枕zhěn,忱chén,耽dān,沉chén;B.桐tón,恫dòn,胴dòn,侗dòn;C.都读jiān;D.葚shèn,戡kān,嵌qiàn,堪kān。 答案:C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D.东蓠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解析:蓠—篱。 答案:D * * * * * * * * * * * 7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诗词二首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鉴赏:《夏日绝句》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此诗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生命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这首五绝,通过歌颂一位失败了的英雄——项羽,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也是一个有力的讽刺。《如梦令》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李清照(1084—约1151),_______女词人。号________,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