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针对练(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别柳中庸[注]
李 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注 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颔联:表明自己把柳中庸当做相知,以“相知少”和“亲故稀”来表现诗人对友情的珍惜。颈联:“何处去”表达了作者不忍分别之情,“几时归”表达了盼望朋友尽早归来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慢
柳 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①,引疏②、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③。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注 ①“楚客”两句化用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②:砧。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砧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人。③翠峰十二:指“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
结合相关词句,分析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表达了山重水隔相思之人无法相见的伤感之情;“望断翠峰十二”表达了睹景念神女而又无法见面的相思之情;“尽无言,谁会凭高意”表达了登高怀远,无人可会、无人可诉的无奈之情;“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表达了无人乘云寄书的愁苦之情。
解析 分析时适当分层说明。如四句对应四个层次。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①
王 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③。
注 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维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结束隐居,出任右拾遗。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思。
本诗的前两联、颈联、尾联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有着细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前两联写出发时看到的景色,反映出诗人安详闲适的心境。②颈联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黯淡凄凉的傍晚野外秋景图,衬托出作者接近归隐地时的凄清心境。③尾联作者写自己要闭门谢客、静心独处、不问世事,情绪又趋向平和。
解析 三个层次抒发情感的方式略有不同,但都要抓住景物特征去分析。如前两联要抓住“闲”“有意”等词语;颈联要抓住“荒”“古”“落”“秋”等修饰语;尾联是直抒胸臆,抓住直陈语“闭关”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雨花台①
(清)朱彝尊②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 ①雨花台: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大长干、小长干均在南京。②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怀古伤今之情。作者看到眼前金陵城寥落衰败、雨花台萧瑟冷清的景象,想到它曾经的繁华阜盛,一种昔盛今衰的感慨油然而生。
解析 此词为作者在游览雨花台时怀古伤今之作,通过描写清初战乱之后金陵破败荒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无限伤感之情。
全词以景写情,情寓景中。词中的景物如柳、潮、草、坛,以及燕子、夕阳,无一不是衰败落寞而空寂,作者将自己的伤感通过景物含而不露地表达出来。词中注重句琢字炼,以“衰”写柳,以“还”写潮,以“寒”写“秋草”,以“空”写“坛”,既精练准确,又能传达作者的情感。作者以无人凭阑显示雨花台的空寂,以斜阳作燕子来又去的背景,语虽少却令人黯然神伤。词中烘托手法的运用也很成功。作者上片写白门湾,写大长干、小长干,似与主题雨花台不相干,实际上在写雨花台之前,先着意渲染荒凉、空寂的氛围,以烘托雨花台。在这种氛围的烘托下,再写雨花台的空寂、荒凉,突出了词的主题,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2课《长江三峡》.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3课《肖邦故园》.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5课《指南录后序》.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7课《品质老王》.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8课《离骚(节选)》.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9课《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10课《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11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12课《拿来主义》.ppt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考能提升课件(苏教版必修3):第14课《烛之武退秦师》.ppt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歌鉴赏考点针对练一.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文阅读第二节高频考点二.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文阅读第二节高频考点三.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文阅读第二节高频考点四.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文阅读第二节高频考点一.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文阅读第一节专题二.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文阅读第一节专题一.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文阅读高频考点二.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文阅读高频考点三.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古代诗文阅读高频考点四.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