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48 OeulFundusDis,November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年11月第28卷第6期ChinJ 2012,V01.28,No.6
·综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化学治疗的新方法:眼动脉内化学治疗
杨琳 周朋义 吕勇
【摘要】视网膜母细胞瘤(RB)眼动脉内化学治疗(IAC)是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从眼动脉向患眼注射
化学治疗药物进行化学治疗的一种新方法。经眼动脉灌注化学治疗药物,通过局部高浓度药物作用达到抗
肿瘤作用,同时显著降低化学治疗的并发症。目前RB的IAC的常用药物为美法仑。对于RB国际分类C、
D期或者Reese-Ellsworth分期V期的患者,应用IAC可有效提高眼球保留率。IAC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眼
睑、结膜水肿,睫毛脱落,眼部红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RB的IAC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其治疗效果以及
如何减少并发症都还需要更多的大范围、多中心、长期观察和研究。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药物疗法; 注射,动脉内; 综述
中图分类号:R774.1
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治疗方法包括冷冻治疗、激光光凝
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眼球摘除手术等口]。随着对RB认 现全身副作用。其中,7只眼保留眼球,占77.8%,2只眼行眼
识的深入和治疗手段的发展,保留眼球的化学治疗越来越受到 球摘除,占22.2%。摘除组织的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有活性的
重视[1’2]。随着影像学及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一种通过动脉
内注射药物的新型的化学治疗方法,眼动脉内化学治疗(IAC)并行视网膜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部分患者视网膜功能保持
取得了较大进步,为保留眼球带来了希望[2]。由于IAC可以增
加药物的血液浓度,减少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经眼动脉注射 同时应用了其他治疗方法如放射治疗等。这也引起了部分学
药物更易被接受,RB的IAC目前已进入I、Ⅱ期临床试验‰“。者的争议,RB患者的病情好转与IAC的关系到底有多大[1“。
现将其I临床应用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中Reese-EllsworthV期25眼,Ⅳ期1眼,Ⅲ期1眼,Ⅱ期l眼,
1 IAC在RB治疗中的应用
单独应用美法仑或联合托泊替康、卡铂行IAC。共行75次治
IAC是经动脉灌注化学治疗药物,以期通过局部高浓度药 疗,最多者行6次治疗。通过3年的随访,仅1只眼因肿瘤发展
而摘除眼球,占4.3%。随后,Abramson等[16]回顾分析了伴有
物作用达到抗肿瘤作用。IAC首先由Reese等[5“1在20世纪
玻璃体腔种植或视网膜下种植的67例RB患者的76只眼行
50年代提出,开始应用颈内动脉内注药行化学治疗。1966年
Kiribuchi[73提出眼动脉内注药治疗眼部肿瘤。1988年Yamane
摘除,占26.3%。Gobin等[173应用美法仑伴或不伴拓扑替康对
等口3开始应用选择性眼动脉注射(SOAI)化学治疗药物治疗
RB。SOAI系统包括一个微气囊、一个引导管及一个冲洗插
IAC,共行289次治疗,平均每只眼3次,在不应用其他治疗方
孔。在X线透视下通过引导管将导管插入至颈内动脉颈段,随
法的情况下2年内眼球保留率70.0%。
后微气囊被推送至眼动脉口的远侧端,暂时封闭眼动脉外的远
侧端的其他血管,化学治疗药物经引导管注入眼动脉。随后美
V
RB国际分类D期或Reese-Ellsworthb期的15例RB患者
国、西班牙、法国相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肺腺癌吉非替尼耐药细胞系A549-GR的建立及小白菊内酯逆转耐药机制研究.pdf
- 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观察.pdf
- 人工流产后应用短效避孕药对宫腔粘连预防作用的研究.pdf
- 人结肠癌奥沙利铂耐药细胞HCT116-L-OHP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初探.pdf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整合酶区标准突变株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应用.pdf
- 人脑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鉴定.pdf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分析.pdf
- 妊娠期合理用药的循证医学评价.pdf
- 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评价.pdf
- 柔肝降酶合剂对大鼠四氯化碳诱导肝损害的防治作用.pdf
- 试论《伤寒论》方剂煎法.pdf
- 试述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方向.pdf
- 适形放疗联合托泊替康化疗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卵巢癌临床观察.pdf
-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双组分调控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pdf
- 手术后大面积肺栓塞合并铜绿假单胞菌血症的治疗分析与药学监护.pdf
- 手术患者内嵌Schnider药代动力参数异丙酚靶控输注系统准确性的评价.pdf
- 手术室药品管理与风险防范.pdf
- 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与新辅助化疗后间隔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后其对铂类药物耐药性及生存期的影响.pdf
- 首钢水钢总医院2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