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讲 政府组织形式(一) 宪法教学课件.ppt

第五章,第1讲 政府组织形式(一) 宪法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府组织形式 三权分立与职能分工 立法 行政 司法 权力关系——议会至上与三权分立:有限政府与无限政府的根本区别。 议会至上 英国模式:成文宪法没有意义? 逐步放弃议会至上:1998年《人权法》吸收欧洲人权公约,法院可宣布违约。 议行合一:责任内阁制 中国奉行议会至上,但并非责任内阁、议行合一。 责任内阁制更适合专制主义传统的转型国家,但不易为政治强人接受。国、袁合作破裂。 双元首脑?运行复杂,同样不易成功。 三权分立 美国模式:从民主主义到自由主义,从法治到宪政,强调议会立法必须符合更高的法。马伯里诉麦迪逊的理论基础。 总统制:独立的宪法权力和选民基础。 德国和法国模式:议会至上和三权分立的混合体制。 双元首脑:总统+责任内阁 立法机构 未必“至上”,但确实是最重要的政府机构。 民主是宪政的开端,决定政府和人民的基本关系。没有民主代议制,政府最终是为了自己而非人民服务,人民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许多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是民主机制不完善造成的。 英国议会的起源: 斗争与妥协的产物 “议会”原来就是朝廷,议事和审判机构。国王颁布法律之前需要“贤人会议”批准。 1234年,亨利三世涉嫌谋杀贵族首领,贵族暴乱迫使国王改革政府机构,御前会议分裂为王室法庭。御前扩大会议成为最高法院,议会以司法职能为主,但立法职能不断提高,争夺战争和税收权。 1242年,议会阻止亨利三世破坏和约对法宣战,拒绝批准赋税,要求政治改革。 1258年,亨利三世国库空虚,被迫达成协议进行政治改革,议会成为定期开会的立法机构。 爱德华一世,议会每年开会定期定点召开两次; 二世,每个大贵族都有权出席议会,国王有义务邀请。 英国议会的起源: 斗争与妥协的产物(续) 经济发展的结果:中小贵族和市民地位上升,成为国王征税对象;《大宪章》要求征税获得国民同意,“搭便车”进入议会。 国王和大贵族的矛盾和斗争:都希望利用中小贵族和市民力量,成为双方争取的中间力量,逐步发展壮大。 14世纪中期,不同等级的代表分开议事,形成大小贵族形成上下院。 1343年,第一次召集下院。 议会结构:一院制还是两院制? 两院制的利弊: 更能代表不同性质(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提高立法质量?控制立法权滥用? 增加立法成本? 现代国家一般采取两院制,但权力未必平等;民主基础越牢固,合法性越高,权力越大。 一般以众议院为主,参议院为辅。 英国上院逐渐成为辅助立法机构。 议会职权 立法 财政:控制行政拨款,同时具有立法和监督职能 人事任免 监督 立法权 议会基本职能,决定国家的基本价值选择,保证政府符合公共利益的惟一途径。 立法权可受行政权和司法权的限制 不同发展趋势:第五共和宪法的目的是限制立法权,中国《立法法》保证法律保留重要事项。 议会的人事任免权 责任内阁制的不信任票:罢免整个内阁(如以色列拆除犹太人定居点),一般同时解散议会,以免倒阁过分频繁。 德国“建设性不信任表决”:先选出继任,再替换内阁;罢免总理动议和选举间隔48小时。 总统制:总统任命高级官员必须经过议会批准,不能随意罢免独立行政机构的负责人。 弹劾 三权分立:弹劾为控制官员的主要途径,罢免在任期间的官员。 弹劾制度的起源: 1308年英国首次弹劾国王重臣,1327年爱德华二世被迫接受针对国王的弹劾案; 1399年上院废黜理查德二世,正式确立弹劾制度; 君主立宪和责任内阁建立后,无需动用弹劾。 美国联邦官员如犯叛国、行贿受贿、重罪或不端行为,可受到弹劾。 弹劾是一种非常权力,美国3位总统经过弹劾程序:约翰逊、尼克松、克林顿,都没有成功。 弹劾控制人,针对严重违法行为,不是政策分歧,不能为政治原因弹劾。比较不信任表决:控制政策。 议会监督 监督权包括质询、听证、调查、弹劾。 前三种监督对官员施加政治压力; 屡教不改者可启动弹劾。 议员权利:平衡代议职能的需要和法治的需要,行使职能过程中享受有限豁免权。 中国的立法机构 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第2条)。如何分工? 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57条) 中央集权和单一制特征:全国人大高于地方人大,中央立法高于地方立法。 宪法没有规定中央权限,意味着全国人大无所不能、不受限制?实际上虚置,会期太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产生所有其它部门官员,在理论上对人大负责。 日常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大“常设机关”:一般每两月举行一次会议,会期一周左右,临时决定召开日期和议程。 人大常委会职权: 有权制定和修改国家机构和“基本法律”之外的其它法律; 人大闭会期间补充修改人大法律,不得修改法律的“基本原则”。人大一般都“闭会”,因而很多职权均在“闭会”期间行使。例如增补刑法条款,违背刑法的“基本原则”? “解释”宪法并监督实施,解释法律,撤消国务院和省人大违反宪法和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