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建国初期江西省血吸虫病重疫区成因.pdf
2014年 8月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Aug.2014
第 26卷第 4期 JournalofShijiazhuangVocationalTechnologyInstitute V01.26 No.4
文章编 号 :1009—4873(2014)04-0047—03
浅析建国初期江西省血吸虫病重疫区成因
陈 浩 , 巫 娜
(1.江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2.萍乡市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一),江西 萍乡 337000)
摘 要 :新 中国建立初期,血吸虫病是危害江西省最严重 的地方病之一.建 国初期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频发,
发达 的水系、适宜的气候和频发的水患为血吸虫病在江西的广泛传播提供 了适宜的 自然条件 ,而传统的生产方式、
不 良的生活习俗及多发的战乱纷争则是建 国初期江西省成为血吸虫病重疫区的社会 因素.
关键词 :江西;血吸虫病 ;自然 因素 ;社会 因素
中图分类号 :K271 文献标志码 :A
任何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当地 的存在和流行都有 最佳温度范围为 15℃~25℃.温度高于 3O℃时 ,
其独特的缘由,血吸虫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也不例 有夏蛰现象 ;低于 10℃时,则活动迟缓或停止不动.
外.研究江西省血吸虫病的流行原 因,对于帮助普通 而江西地区的气候条件给钉螺的顺利繁殖与成长提
民众预防血吸虫病的传染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对当 供 了保障.
前我国建立有效的防疫体系亦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 ,江西省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
1 自然因素 暖湿润,春寒夏热 ,秋燥冬冷 ,四季分明.从表 1可以
(1)发达的水系 看 出,江西全省多年平均气温为 16.2DC_~19.7℃,
血吸虫生存 的基本条件是水 ,而其中间宿主钉 在空间的分布上,基本上 自北 向南依次增高口_j6.
螺根本就离不开水 ,因此 ,只要是血吸虫病流行的地
方 ,一定有较多的水源.而江西境 内河流交织 、湖泊 表 1 江西省 四季平均温度 /℃
众多、池塘密布 ,发达的水系使得当地成为血吸虫生
存的适宜场所.江西省全境有大小河流 2400多条 ,
其中流域面积大于 200km 的就有 250条 ,总长约
18000km.其中,常年有水的河流 160多条 ,总长约
- 13000km.此外 ,全省湖泊也较多,据不完全统计 ,
全省有大小湖泊 400多个 ,主要集中分布于五河 闾 注:资料来源 于 《江西 国土 资源 》
地区,其中以鄱阳湖最为著名[1142-43.因此,以五大河
为主的河流加上数 以百计的大小湖泊交织在一起 , 其次 ,江西雨量充沛,为全 国多雨省 区之一 ,这
使得江西中北部拥有 了面积广阔的湖沼地带 ,这样 也为钉螺的生存和繁殖提供 了良好的环境.据医学
的湖沼区域显然为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生存与繁 试验 ,钉螺可 以在干燥的试 管中顽强生存达 137天
殖提供 了适宜的环境. 之久 ;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湿度 ,就不能繁殖生长.
(2)适宜的气候 资料统计 ,江西各地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介于 1341~
研究表 明,钉螺交配 、产卵、孵化及幼螺成长 的 1939mm.[2这样 的降雨量,不仅保证 了江西常年
收稿 日期 :2013-12—09
基金项目:江西师范大学研 究生创新基金项 目“送瘟神运动 中的血 防人员群体研 究—— 以建 国初期五六十年代 的江西 为 中心 ”
(YJS201306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