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4自主赏析3《阿房宫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VIP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4自主赏析3《阿房宫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赋中说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何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 “六国”皆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阁、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丽;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概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 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这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的议论张本。 3.本文语言不仅因为修辞的运用而带来一种美感,而且精练,意蕴丰富而深厚,耐人咀嚼,试举例分析。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全篇起句突兀有力。头两句写出了秦帝国统一天下的气概。接下二句是说“蜀山木尽而阿房始成”,极言建造工程规模的浩大。只十二字,便将始皇统一以后,纵心溢志写尽,含蓄地点明了全文宗旨。开端起笔,便如此精警动人。又如写秦朝奢侈浪费一段,只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便把秦人视珠玉如块砾的骄横心理和挥霍无度的丑态概括尽了。 再如“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四句,作者仅用14个字便精练有力地尽述了秦国灭亡的历史过程。“叫”、“举”、“炬”三个动词,短促相连,生动的表现了秦末农民革命运动云起之速和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声威。 以上三句话形象而简洁地概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过程及其原因。 4.同为评论秦的兴亡,《过秦论》与《阿房宫赋》两者有何异同? 两篇的共同特点是,都以秦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感而发,规劝当朝要引为鉴戒。 各篇立论的独创性是: ——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攻取天下,当然需用暴力,但如果守住天下也全凭暴力,把人民当敌人对待,那就使自己处于人民的汪洋大海中的“独矢”境地,那覆灭是指日可待的。这议论非常精到深刻,以后历代的兴亡,都证明了贾谊的远见卓识。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但议论的成分就占了一半,可以说是用赋体的形式来写论文,这种写法本身就具独创性;其次,它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作者是选择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揭示出秦亡的原因是“不爱其人”,这种立论方式更是独具特点。 根据以上立论独创性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两文作者的一个共同观点,“作为国家的统治者,要施仁义,爱护百姓”。 5.如何欣赏“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几句话?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人以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作用同第三句一样。 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发、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汉代大赋不少作品铺张扬厉,堆砌词藻。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