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2012年秋使用第四单元课件16《项脊轩志》(粤教版必修2).pptVIP

高二语文2012年秋使用第四单元课件16《项脊轩志》(粤教版必修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 项脊轩志 1.知人论世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 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著名古文家。九岁能文, 嘉靖十九年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 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百人,被称 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他的散文以清淡朴素之笔描写事物,感情真挚,论事生动, 不事雕琢,而风韵自然,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 《寒花葬志》等。 在文学上,归有光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 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 “唐宋派”。他反对一味拟古,提倡唐宋古文。当然,他反对 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清朝姚鼐 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 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2.“项脊轩”介绍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 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 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 即书斋。 3.数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数词常常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而不需要加量 词;现代汉语中则需要结合量词,构成数量短语。如: 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这两例中,数词和名词之间没有量词。①句中“一人”就 是一个人,②句中“一象笏”就是一个象笏。再如: ③先妣尝一至 ④轩凡四遭火 ⑤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这里③④两句中的数词与动词之间没有量词,③句中“一 至”是到过一次,④句中“四遭火”是遭受四次大火。⑤句中 “再”是两次变化的意思,“再”是古汉语的特殊词语,意思 是“二”,但不用“二”,其意是“一举而二也”,如“再鞠 躬”。 1.字音识记 2.通假字 ①而母立于兹 ( ) ②比去,以手阖门 ( )                lù yǎn   gū cuàn shān jiōnɡ yǒu qì bì yuán shǔn dài hù pí bǐ páo “而”通“尔”,你 “阖”通“合”,关闭 3.一词多义 偏过 来访 经过 不久 已经 停止 出嫁 归属,归依 回,返回 动词,妇女被休弃回娘家 等到 比较 比作 并列、紧挨 介词,在 介词,与 介词,和 动词,看 动词,探望 副词,难道、反而 动词,离开 名词,距离 动词,除掉、去掉 4.词类活用 动词,得到、获得 动词,能够 名词活用为动词,砌墙 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 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朝 名词作状语,向下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美好的景致 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名词作状语,朝西 名词作状语,亲手 名词作状语,在内外 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5.古今异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寺院中的住持。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 发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又”的意思。 一丈见方 到处 两次 6.文言句式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 ②妪,先大母婢也 ( ) ③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 ( ) ) ⑤室西连于中闺 ⑥其制稍异于前 ( ( ) ) ⑦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 ⑧使不上漏 ( ) ⑨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 判断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被动句 省略句 省略句、状语后置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项脊轩 的______,写与之有关的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 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厚感情。全 文脉络如下: 兴废 家庭琐事 人亡物在 要点一:分析文章的内容及选材布局 1.文章第 1 段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字里行间 透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眷恋之情。作者这种深挚的感情是怎样表 现出来的? 【点拨】概括文章相关内容,并分析作者所用的表达方式, 体会其中蕴涵的感情。 答案:作者善于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因此,读 他的文章,往往能感受到一种浓重的抒情气氛。文章第 1 段, 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略前而详后。项脊轩原是陈年 旧屋,又小又破,又漏又暗,简直不堪人居。但作者对它却很 有感情。首先,修葺之时,不但“使不上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