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牧的观点是:“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尽管他长期在牛李党争之间受夹板气,可还是能以国家大义为重,上书常常不给他好脸色看的上司李德裕,告诉这个仗应该怎么打,那个仗要什么招,比如唐武宗年间,讨伐抗命的藩镇泽路刘稹时,杜牧曾上书李德裕,陈述用兵策略,李德裕采纳他的意见,获得胜利。很有意思,唐代的文人之间虽然彼此心存芥蒂,可是一旦涉及国家大义,往往能捐弃前嫌,以国为重。真的要感谢李德裕,如果不是他抛开朋党之私,启用杜牧的用兵良策,那么杜牧的兵家之称可能会黯淡得多,至少他给了杜牧一个证明自我的机会。 一直贬弃自己的李德裕竟成了自己的伯乐,历史的吊诡想必一定让杜牧哭笑不得。 如果一个文人能够知兵,其忧国就不会像“漫卷诗书喜欲狂”那样空忧一场,而是更有可能更有能力切切实实的功在家国,尤其在乱世,文人的知兵善战就特别令人肃然起敬甚至潸然泪下,及至宋朝,辛弃疾、范仲淹的胆剑琴心更是将文武之道推向新的高度,成为文人知兵的鲜活例证。只可惜,杜牧没有像辛弃疾那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般潇洒地“沙场秋点兵”,真的是太可惜了!如果杜牧真的是马革裹尸,而不是终老樊川,历史又会如何评价呢? 中国人都讲求盖棺论定,可是杜牧却盖棺而无法论定。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放在杜牧身上是极为合适的。杜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世的第一评价是:风流。这种评价,多有暧昧成分,大多不足为观。纵观杜牧一生,除去生不逢时的因素外,多为性格所害。杜牧出身世家,在长安,杜家和韦家都是极为显赫的贵族之家,所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都快与天齐平了。杜牧的祖父杜佑又官至宰相,快80了才致仕还乡。可以说,杜牧是不折不扣的高干子弟,但他却并没有染上多少公子哥习气,绝非纨绔子弟之属。 因为他在很小的时候,也就是10来岁的样子,就已经家道中落了,这一点对杜牧的影响极大。杜牧曾经这样回忆:“八年中凡十徙其居,奴婢寒饿,衰老者死,少壮者当面逃去,不能呵制。长兄以驴游丐於亲旧,某与弟食野蒿藿,寒无夜烛,默念。所记者凡三周岁。”一个绵延百年的贵族之家,竟至于吃野菜,去亲戚家乞讨,大冷天连蜡烛也点不上,竟连一般人家都不如,杜牧成了杜家最后的贵族。这种从风光无限一下子变得困顿恓惶的变故,对一个人的性格也会产生突变,往往会变得愤世嫉俗,特立独行。杜牧自我评价说: “邪柔利己、偷苟谗谄,可以进取,知之而不能行之,非不能行之,抑复见恶之,不能忍一同坐与之交语。”史载:“牧刚直有奇节”,又云:“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就是说杜牧高处不胜寒,竟无人施以援手。 ?终杜牧一生,为狂狷所害,为孤愤所杀。而贯穿终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使杜牧成为晚唐中国的天空最为奇绝的彩虹,并牢牢确立了自己在文坛上的特殊地位。 【赏评】 本文从赞赏的角度评价杜牧,为我们全面的了解杜牧开了另一扇门。本文还对杜牧的出身和杜牧的性格进行了一番考证和评价,可以说杜牧是一位有着贵族血统的平民,他高傲,孤愤,对国家一腔热血,而这一切也注定了他的命运。作者认为“杜牧成为晚唐中国的天空最为奇绝的彩虹”这一评价是中肯的。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提示】 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 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尽致,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试分析作者描写阿房宫的的艺术感染力。 【提示】 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 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 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重楼叠阁、长廊高檐,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高大。上面所述,写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同泽女中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2-2013学年青海省西宁五中片区高一上学期大联考语文试卷.doc
- 2012-201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doc
- 2012-2013学年陕西省科大附中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2-2013学年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三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三单元第9课《宋词二首》.ppt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三单元第10课《吊古战场文》.ppt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四单元《多彩的人生》单元导语.ppt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四单元第11课《苏武传》.ppt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四单元第13课《金岳霖先生》.ppt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四单元第14课《早晨从中午开始(节选)》.ppt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一单元《人间真情》单元导语.ppt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二首》.ppt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给我的孩子们》.ppt
- 2012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一单元第4课《边 城(节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