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燕麦 (Avena sativa )属于禾本科燕麦属,其营养丰富,是医疗保健价值较高的一
年生粮饲兼用作物。本研究于 2009~2011 年对华北地区燕麦主要产区的病害进行普
查,发现燕麦叶斑病发生普遍,为害较为严重,影响燕麦的生长发育,给燕麦生产造
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燕麦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1)对华北地区燕麦主产区燕麦叶斑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品种对
燕麦叶斑病的抗感性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燕麦叶斑病发生的程度也不同。
(2)从不同地区不同燕麦品种上分离得到3 株致病菌,经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
鉴定,均为燕麦内脐蠕孢菌(Drechslera avenacea )。经生物学特性测定可知,3 个菌
株在5 ℃~30 ℃内均可以生长,最适温度为25 ℃左右。在pH 5-11 均可生长,其中
最适为pH 7-8,随着酸碱性的增强,菌落直径都有减小的趋势。对C 源的利用上,3
菌株均可利用供试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其中在可溶性淀粉上生长最好。而对N 源
的利用除不能利用(NH ) CO 外,其它N 源均可利用,但不同菌株对不同的N 源利
4 2 3
用不同。
(3)采用免耕覆盖这种耕作模式,可以减轻叶斑病的发生。从2009~20 11 年的
多因素对燕麦叶斑病发生影响的正交试验中,可以得出播期是影响叶斑病发生的主要
因素。3 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播期为 5 月30 日播种,其叶斑病的发生程度最轻,
而播期5 月9 日则为最重,说明调整播期可以减轻燕麦叶斑病的发生。燕麦品种、播
种密度、施肥量和灌水量4 个因素对燕麦叶斑病的发生影响不显著。灌水量分别与N
肥和P 肥配比对叶斑病发生的影响不大。
(4)对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地区种植的39 个燕麦品种进行抗感性试验,其中有
26 个品种表现为高抗品种。2010 年和2011 年2 年间调查白燕2 号和2004R-17 分别
在内蒙古武川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 地种植均表现为高抗,抗病性较稳定;在 2011
年调查中,定引 1 号和燕2009 表现为中感,抗病性相对较弱。另外有些品种在不同
地域表现的抗病性不同。
在山西、河北地区燕麦品种抗叶斑病的试验中,坝莜 1 号、坝莜 3 号、白燕 2
号、翼品1 号和坝莜13 号这5 个品种为免疫品种。在2010 年的调查试验中,坝燕4
号、坝莜8 号和坝莜5 号对叶斑病为高感品种,H44 和白燕2 号为中感品种。
(5)选用8 种杀菌剂对燕麦内脐蠕孢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50 %速克灵和
58 % 甲霜锰锌对燕麦叶斑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当抑菌率为 50 %时 EC50 分别为
0.404μg/ml和0.712 μg/ml,明显低于其他供试药剂,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基金项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体系(CARS-0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2011AA10A205)
(6 )药剂拌种比喷施药剂更有利于防治燕麦叶斑病,并能带来显著的增产作用。
施用50 %多菌灵可以有效的降低燕麦叶斑病在田间的发病率。
关键词:燕麦叶斑病;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农业防治;毒力测定;化学防治
Drechslera avenae occurrence and control
Abstract
Oats (Avena sativa) which is a annual forage crops are rich in nutrients. It makes an
improtion role in medical treatment and health care. The leaf spot of oats caused by the
necrotrophic pathogen Drechslera avenae (Eida) Sharf, is a fast spteading oat disease and
made lot of casualty of oats pr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