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摘要
民事证据失权制度,亦称证据失效制度,是指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
限内,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没有向法院提出的证据,在期限经过后不得再次
提出,当事人因此而丧失证据提出权和证明权的一项制度。在我国长期以来的
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实践中,一直施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缺乏证据失
权制度规定,使证据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严重影响了诉讼秩序的安定及诉讼
效率、效益的提高。
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首
次在司法解释中对证据失权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我国的民事诉讼从证据
随时提出主义向证据适时提出主义迈进了一大步。但因一些诉讼理念的滞后,
加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及相应配套制度的缺乏,致使证据失权制度在实践运行
中存在诸多困惑。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构建我国证据失权制度进行了探讨。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有助
于程序公正、程序安定的实现,有利于诉讼效率和效益的提高的重要意义;第
二部分对美、德、日、法及我国台湾、澳门地区证据失权制度进行了介绍;第
三部分阐述了我国有关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汾革、现状,指出了我国现有的民
事证据失权规定中的不尽合理之处;第四部分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对我
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完善与具体构想,特别是在确立证据失权制
度理念方面,应把握处理好公正、公平与效率、效益的关系,法律事实与客观
事实的关系,以此探寻缜密完善证据失权制度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 民事诉l讼证据失权举证时限 《证据规定》
AbstI毽ct
rcfcfst0thc thattlle
TheV0jd锄ceinsthtionofciVile、,idence system pany
who failedto
c∞cemedbea稻tIle
resploⅡsibiHty tcstimony
of州托ring bril培eVidence
tothccounwiⅡliIlthe law thccourtandisforbiddcⅡto
dcsi乒atedby orby
pefiod
hence10sestlle t0omr of
bringtestimonyagaill翘d ri91lt testimony.neshonage
tllis幽timtioⅡinnlecivil resmtedinthe
lmgationlegisla垃凹壮djudicialpractice
of thc
jnstabilitytestimonyemcacy柚d a脏ctedordcrof
therefo璋scriously scabil蚵
thc
ut适ation弛dpI伽∞6∞oflitigationefficicncy.
In Rulesofthe onCivil
Dcc.2001,seVeralSu胛洳ePe叩le’s utigati∞TcstiI∞ny
丘rSt aboutVojdaⅡ(七i璐dtlIti曲ofjnthefonll
rcgulatcdcIeally tcstimony ofjudida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