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公麟白描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pdf
第24卷第1期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1.24No.1
2010年2月 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 (SocialSciences) Feb.2010
李公麟 白描艺术 的独特审美价值
王 磊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系,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从李公麟对传统线描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画线条的认识以及他对色彩和绘画材料的选择等方面,梳
理李公麟 白描艺术形成的脉络,说明每一种艺术风格都是在时代影响下个人性格和个人智慧的体现,从而达
到写时代精神之 “真”的目的。
关键词 :李公麟 ;白描;线条;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10)01—0164—04
TheUniqueAestheticValueofLiGongliffsLineDrawingArt
W ANG Lei
(DepartmentofArtandDesign,BengbuCollege,Bengbu233000,China)
Abstract:ThroughtheinheritanceandthedevelopmentofthetranditionallinedrawingbyLiGonglin,
hisknowledgeaboutChineselinedrawingandhisraw materialselecting,thepapersortsoutthede—
velopmentofhislinedrawingformation,andexplainsthateachartisticstyleistheembodimentofin—
dividualpersonalityandthewisdom ofthattime,aimingtopresentthetruthofthetimespirit.
Keywords:LiGonglin;linedrawing;line;aestheticvalue
李公麟,字伯时,北宋舒州人(今安徽舒城附近)。其父李虚一做过大理寺丞,爱好书画,收藏了大批
书画名作及各类金石古玩,使得李公麟 自幼就接触到许多大师手笔,得悟古人笔意。这种生活环境,熏
陶出李公麟高古飘逸的艺术气质。他以单纯洗练的线描形式,表现各种题材,特别是在刻画士大夫生活
形象和精神追求上,获得极大成功;作品在内容及艺术形式上都展示出崭新的风貌,体现了精湛的技巧
和深厚的修养,因此建立了扫去粉黛、淡毫轻墨的白描艺术。
李公麟一生极为勤奋,作品数量惊人,仅 《宣和画谱》就著录有 107幅作品之多,除临摹古画外,其余
皆为白描作品。但因年代久远,其存世的作品,却是寥寥无几,被公认为其真迹者,更是屈指可数。学界
公认的真迹有 《五马图》卷(纸本白描,日本东京末次三次藏)和 《临韦偃牧放图》卷 (绢本设色,北京故宫
博物院藏),以及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传本 《免 胄图》和 《孝经图》(二者均有
待考证)。其他还有几件画作被认定为南宋摹本,但因为是接近画家本人生活年代的早期摹本,也是非
常珍贵的藏品,比如 《龙眠山庄图》卷、《九歌图》卷、《莲社图》轴、《莲社图》卷、《维摩演教图》《维摩诘像》
《免胄图》《十六小马图)×(辋川图》《西园雅集图》《明皇醉归图》《汴桥会盟图》《白描罗汉图 《海会图》《百
马图》和 《憩寂图》等。很多作品虽是后人摹本,但从这些摹本中我们仍能领略李公麟绘画艺术深远的立
意和精湛的技法。李公麟对绘画艺术终生保持勤勉不倦的精神,晚年身患风湿,但卧床后仍然用手不停
收稿 日期:2009—09—16
基金项 目:蚌埠学院2008年重点课程基金 (ZDKC0801)
作者简介:王 磊(1977一),男,安徽蚌埠人,讲师,硕士。
第1期 王 磊:李公麟 白描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 l65
地比划落笔的姿势,可见其在绘画上用功之极。
通过比较同时期其他画家,我们发现李公麟的白描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苏轼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