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阵列LED油品检测系统的设计.pdf
第 27卷,第 3期 光 谱 实 验 室 Vo1.27,No.3
2010年 5月 ChineseJournalofSpectroscopyLaboratory May , 2 0 1 0
阵列 LED油品检测系统的设计①
余谦 张军 陈哲 姜黎 梁静秋
广东省高等学校光电信息与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 广州市 510632]
6(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光 电工程系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 601号 510632)
r(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长春市 130031)
摘 要 为了实现对输油管道上油品的测量,本文根据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以及汽油和柴油
的实际光谱图像的差异,设计了基于LED阵列的油品测量实验系统。该检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多个
不同中心波长的近红外LED组成阵列作为光源,并选用TI公司推出的带 24位 ADC的系统级高精度微
控制器——MSC1211为系统的数据采集及控制核心,使系统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分立器件少、集成度高
的优点。这些特性为系统在输油管道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输油管道;界面检测;LED阵列;MSC1211;近红外光谱
中图分类号:0657.33;04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8138(2010)03—1213—05
1 引言
顺序输送油品是输油管道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提高管道的利用率、降低
输油成本,但是 由于管道横截面上流体流速分布不均以及管道内流体的紊流扩散作用,在不同油品
的顺序输送过程 中,常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混油界面的问题[1]。传统的混油界面检测方法包括密度
法、荧光剂法、超声波检测法和光学界面检测法[2]。其中光学界面检测法是管道混油界面检测领域
兴起的一种检测方法,它具有检测精度高、实现方便、无污染、安全环保等优点。光学界面检测法是
基于成品油及混油的折射率变化的测量方法[3]。对于油品折射率相差较小的样品,在输油管道上分
辨其界面误差较大 。我们知道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以其分析速度快、精度适中、成本低、非破坏性和
易于实现实时在线分析等优点在农业、食品、医药、烟草、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
来在成品油的成分检测中,国内外已大量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但对输油管道中油品界面检测
的报道 尚不多见。
本文采用微功耗芯片系统MSC1211为控制核心,以多个不同中心波长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
(IED)构成阵列作为光源,基于近红外光谱 (NIR)分析原理研制了可应用于输油管道内混油界面
检测的界面检测系统。
2 检测原理
本系统是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设计的。近红外光谱记录的主要是含氢基 团C—H、O—H、
① 国家 863项 目(2009AA04Z315)
② 联系入 ,手机 :(oE—mail:zhangz— line@sina.COnl
作者简介:余谦 (1984一),女,武汉市人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谱分析及精密仪器制造方面的研究工作 。
张军(1968 ),女,长春市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工程光学及精密仪器制造方面的研究工作 。
收稿 日期:2009一l2—04;接受 日期:201O-01一l0
光谱实验室 第 27卷
N—H等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由于不同基团产生的近红外光谱在吸收峰位置和强度上都各有
不同,随着样品组成的变化其光谱特征也将发生变化 ,且石油产品均是具有含氢基团的一类物
质,因此,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输油管道 内不同油品的性质进行分析与辨别,从而达到
对混油界面检测的目的。
波长2hun 波长2/nm
图 1 汽油(左)和柴油 (右)的近红外光谱
图 1是汽油和柴油在 835—1670nm波段的透射光谱,从图中可以看出,汽油和柴油的光谱存
在明显的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