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棒形绝缘子修正的问题探讨.docVIP

高海拔地区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棒形绝缘子修正的问题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海拔地区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棒形绝缘子修正的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结合电力行业对高海拔环境下绝缘子沿面放电特性的相关研究、高海拔下的绝缘子相关规范及我国高海拔电气化铁路的实施情况,对高海拔环境下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绝缘子绝缘修正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针对高海拔下绝缘子的设计及使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海拔;电气化铁道;绝缘子污闪;飘弧;绝缘修正   中图分类号:U223.1 文献标识码:A   The study of problem on insulator of electric railway OCS in the high altitude area   Li YinSheng[]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XiAn, ShanXi, 710043)   Abstract:Referring to the study effects on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nsulator in contamin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high altitude area and our high altitude electric railway project which have been finished,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correction of insulator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 for the engineers.   Key words: high altitude; electric railway; contamination flashover; arc levitation; insulator correct      一、引言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铁路又掀起了一轮建设高潮,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及其西格段电气化、兰新铁路等等均已建成投入运行,而正在建设中的敦格铁路、兰新第二双线也将在不久之后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此外格库、哈将等对经济发展、国土开发意义重大的铁路也在积极的进行前期工作。这其中涉及青藏高原相关的电气化铁路均面临着高原环境的考验特别是作为牵引供电系统输电动脉的接触网系统的外绝缘均需慎重考虑,认真对待。本文将结合高原地区环境对绝缘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规范对高海拔环境下接触网系统的绝缘修正进行讨论。   二、高原地区对牵引系统的外绝缘影响   高海拔地区气压低,空气稀薄,无论是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电晕起始电压还是污闪电压都会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高度越高,输变电设备的外绝缘问题就越突出。   2.1绝缘子闪络的影响因素            图1 污秽条件下绝缘自放电分析模型   Fig.1 Insulator flashover model   绝缘子污秽闪络是其在污秽条件下其表面被两端电压“击穿”的现象,是绝缘子表面放电的最终状态,绝缘子放电的模型见图1。绝缘子两端的部分先出现电晕,接着   发生弥散的带状放电,进一步演变为“滑闪放电”,最终击穿绝缘子表面形成闪络。   对于柱式绝缘子,其结构形式并不影响电场分布,但是,沿面闪络电压要比纯空气的击穿电压低的多,而且与绝缘柱的材料有关,吸水性好的,其闪络电压比吸水性差的材料低。   由于柱式绝缘子的本身的电容小,其闪络电压与绝缘子长度呈较大的非线性。   闪络过程的物理机制有三种看法:静电力、电磁力以及热浮力。    式1   式2   式3   其中为自由空间的介电常数;   E为弧脚的电场;   ra为弧脚半径;   是室温下的空气密度;   是真空磁导系数。   其中电磁力相对于其它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力平行于绝缘子表面,热浮力垂直于绝缘子表面。在二者作用下,局部电弧的受力如图2:            图2 局部电弧综合受力图   Fig.2 Analysis of force on part the arc   在小电流情况下,静电力是主要的,而随着泄漏电流的增大,热浮力将大于静电力,伴随出现飘弧现象。   2.2高海拔环境下的特性   在高海拔地区,气压低,空气稀薄,根据[3]的研究成果,当电弧电流一定时,随着气压的降低即海拔的升高,局部电弧受力的方向变化不大,而受力明显增大,飘弧现象越明显。对于接触网等室外使用的绝缘子,气流的不稳定性加剧了飘弧现象。            图3 绝缘子的飘弧现象   Fig.3 Arc floating o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