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全套.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 中 地 理 必 修 三 册 虢镇中学 李宝林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一) 概念(a):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1)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A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B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C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 D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 E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 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 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的部分省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等 2、主要特征有: 小结:区域界线有虚有实;内部相对一致,之间差异明显;区域具有一定特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二)区域的主要特征(b) 1 具有一定的界线 2 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间则有显著的差异性 3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1、概念(a): 2.影响因素主要有: 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 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 3、类型(a) :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 区域核心 网络系统 外围空间 4.区域划分及空间分布形式: 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可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工业、商业、城市 交通、通讯 农业空间 ————点状 ————线状和网状 ————面状 工业区、城市群 ————岛状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 1 、概念(a): 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a): 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资源配置状况 劳动力素质 3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关系 区域发展前期: 农业为主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区域经济发展较高时期: 第三产业比重最高 3 产业结构差异的表现: 1、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3、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区域经济达到较高的水平后,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1.2 区域发展阶段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常用指标(a) 常用 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区域的发展阶段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2.工业化阶段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发 展状态 区域空 间结构 区域产 业结构 经济发 展水平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少 传统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力密集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 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缺少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稀少。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发展状态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二、工业化阶段(b) 发展状态

文档评论(0)

优质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