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重点与难点: 1、糖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2、三个能源系统的供能特点 3、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能量代谢 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 物质代谢 返回 消化与吸收 糖、脂肪、蛋白质的中间代谢 代谢终产物的排泄 返回 一、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 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 1、口腔内消化 2、胃内消化 3、小肠内消化 机械性消化(肌肉) 化学性消化(酶) 4、大肠内消化 1、口腔内消化 (1)咀嚼和吞咽 唾液的作用 1、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 2、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使之变成麦芽糖 3、清洁和保护口腔 4、杀菌作用(溶菌酶) (2)唾液腺及其分泌 2、胃内消化 (1)胃液及其分泌 胃酸 胃蛋白酶 粘液 (2)胃的运动 作用 1、继续磨碎食物 2、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匀,以进一步消化 3、推送食糜进入小肠 容受性舒张 蠕动 3、小肠内消化 (1)小肠内的化学性消化 A、小肠液的分泌 B、胰液的分泌 C、胆汁的分泌 (肝细胞分泌,贮存在胆囊) 作用 进一步分解糖、脂肪和蛋白质 作用 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成为氨基酸 胰淀粉酶分解淀粉成为麦芽糖 胰脂肪酶分解脂肪成为甘油和脂肪酸 作用 使脂肪乳化成极细小的颗粒以增加与胰脂肪酶的接触面 激活胰脂肪酶,有利于脂肪的分解和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2)小肠内的物理性消化 运动形式: 紧张性收缩; 分节运动; 蠕动 4、大肠内消化 作用 便于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和消化产物的吸收 将消化的食糜向前推进 (二)吸收 吸收 各种物质的消化产物以及水分和盐类等物质, 经肠粘膜上皮细胞 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1)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小肠有广阔的吸收面积 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毛细血管 (2)各种物质的吸收 糖:单糖;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二、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中间代谢 (一)糖类代谢 2、糖元与血糖 1、糖的生理功能 (1)供给能量 (2)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1)糖元 肝糖元 肌糖元 (2)血糖 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mg·dL-1(3.8~6.1mmol· L-1 )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血糖 80~120mg% 食物中糖 消化吸收 肝糖元 分解 其他物质 糖异生 氧化分解 CO2+H2O+能 合成 肝糖元、肌糖元 转变 脂肪、氨基酸 尿糖(从尿中排出) 160~180mg% 糖异生 非糖物质,如甘油、某些氨基酸和乳酸等,可 在肝中转变为糖元和葡萄糖,这一过程称之。 3、糖的分解代谢 糖的有氧氧化 在氧充足的条件下,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能量。 第一阶段 糖被氧化分解成丙酮酸,放出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氧供充足时,丙酮酸分解形成乙酰辅酶A 第三阶段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TCA),彻底 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的能量。 1mol葡萄糖氧化分解可净生成38molATP 1mol糖元氧化分解可净生成39molATP 继续 糖的无氧酵解 在缺氧的条件下,糖分解成乳酸,并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一阶段 同有氧氧化,糖元或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放出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氧供不足,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1mol葡萄糖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molATP 1mol糖元无氧酵解可净生成3molATP 返回 继续 G 己糖激酶 ATP ADP 6-P-G 糖原 磷酸化酶 1-P-G 变位酶 分解 ATP ADP 磷酸丙糖 脱氢 丙酮酸 氧化脱羧酶系 乙酰辅酶A 柠檬酸 草酰乙酸 α -酮戊二酸 TCA 三羧酸循环:是一个连续循环式的化学变化过程,从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故称三羧酸循环(TCA) 乳酸 无氧 有氧 返回 继续 (二)脂类代谢 1、脂类的存在形式 脂类 脂肪:甘油三酯,成年男子14~19%,女子20~25% 类脂:磷脂、糖脂和胆固醇,占体重5% 2、脂类的生理功能 (1)是机体的能量物质 (2)具有物理性保护功能 (3)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 (4)类脂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3、脂肪的氧化分解 甘油 丙酮酸 CO2 + H2O + 能 有氧氧化 脂肪酸 乙酰辅酶A CO2 + H2O + 能 TCA 磷酸丙糖 继续 返回 (三)蛋白质代谢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2)是机体生长、发育、遗传、繁殖以及组 织修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