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专家的学术研究方向谈几点备考看法
赵自勇教授学术观点
1.对自由主义持保守看法。赵教授这两年的命题并没有回避他所发表的文章所体现的观点。如:《自由放任的神话:二战后的香港工业化与政府政策》、《自由贸易的优势和局限》。前年福利国家题和去年自由贸易题的观点就出自这两篇文章。尤其是第二篇。总体上他对自由主义持保守看法。所以在福利国家题里设置成数据不能证明福利高(国家干预经济)会影响GDP增长。
2.对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持否定看法。认为资本主义的因素一早就有。
3.对现代化观点的看法。认为现代化不是单线发展,不是每一个国家都会依靠自身力量自发走向现代化。因此他倾向于东亚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于外因,凭自身因素无法发展出现代化。
4.对华人华侨史比较有研究,属于社会史的群体研究范畴,比较符合新高考的命题趋势。这个点也比较容易入题,可以涉及到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和世界市场等相关考点。
何文平教授学术观点
何教授是典型的社会史研究专家。主要研究广东地区。研究对象有会党、民间武器、口述史、盗匪士绅以及社会改造等。我认为其他研究点都不好入题。但要注意辛亥革命后社会改造这个点,从社会史视角研究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社会改造包括教育、女权、风俗、社会风气、市政等。见文章《知识冲突还是政治反抗——广东地方精英对民初革命党人社会改造的抵制》。
黄珍德教授学术观点
1.黄珍德教授的研究领域与高考可以衔接的有近代乡村社会的变迁,如宗族、农民、农村等。(世界史的徐林、李云飞均有对英国乡村社会的研究)
2.近代谣言与政治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如谣言与辛亥革命或新文化运动等。
3.孙中山研究。
4.黄教授经常引用的书籍资料室近代的《东方杂志》和周锡瑞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在多篇文章中都有引用。
蔺志强教授学术观点
1.蔺教授对英国政治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对英国国王观念的形成与贵族制度比较关注,要注意英国君主立宪制这里出题。
2.对《泰晤士报》报道中国有浓厚的兴趣。如:《英国政府的“一个吵闹而多嘴的朋友”——《泰晤士报》对列强侵华活动的报道及其影响(1897—1899年)》、《德国侵占胶州湾后列强间的舆论战——基于英国《泰晤士报》有关报道的考察》。
徐林教授学术观点
主要研究明代社会史。如士、商、社会风尚、社会交往、赈灾等。但鉴于古代史不大可能出专门大题,因此影响应该不大。但要防止出现去年那样一道以社会风俗贯通古今的题目。
李云飞教授学术观点
李教授主要研究英国和俄国的农奴制度。综合蔺志强教授的研究领域估计今年英国史的可能性最大。世界史专家2位都是英国史专家。一位主攻政治,一位主攻经济。所以今年工业革命、人身自由、君主立宪制等要注意。
李云飞还对古希腊文化史有研究,要特别注意世界古代史出1问大题的可能。
附:各位专家的学术成就:
何文平
何文平,男,1970年6月生,湖南安仁人,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主要担任课程:中国近代社会史
研究课题:
1.“近代中国民间武器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5年(第一参加者);
2.“民国前期广东的县级政权与地方社会(1912-1937)”,中山大学桐山基金项目2004年(主持)。
3.“口述史的引入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改革”教学改革项目,中山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第一参加者)。
研究成果:
1.《民国初年广东的民间武器》,《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2作者);
2.《被舆论化的历史:“粤东盗甲天下”说与近代广东匪患》,《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晚清军事变革中的广州驻防八旗》,《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
4.近代的会与匪——以广东为例,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
5.清末广东巡警的创建与官绅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6.被舆论化的历史:“粤东盗甲天下”说与近代广东匪患,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辛亥革命前夕广州的社会状况——《宣统元年广东警务公所统计书》的史料价值,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6年4月,第43期
8.晚清军事改革中的广州驻防八旗,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
9.清末民初广东盗匪问题的社会成因探讨,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0.《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
11.武力化与民初地方社会秩序——1920年代珠三角地区军团冲突之分析
12.全球化的挑战:清末澳门军火与华南社会动乱
13.知识冲突还是政治反抗——广东地方精英对民初革命党人社会改造的抵制
14.清末地方军事化中的国家与社会——以广东团练为例
黄珍德
黄珍德,男,出生于1973年5月,讲师。2001年11月获得华南师范大学讲师资格。2007年06月毕业于中山历史系,获得博士学位,所属单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