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格林尼尔的栖地理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格林尼爾的棲地理論   當夏隆在1948年提出資訊理論,帶給自然科學界一個震撼,因為回應了一個千年來人類不斷尋索的問題:「什麼是生命?」。過去思考這問題的方向,是從生物的營養、活動、繁殖、代謝…等,但是資訊科學的興起,使人想到另一個涵義,生命是一組資訊,非常簡扼而有效率的存在生命體中,而且能夠表達出完整的生命現象。 生物棲息的特性   至於這些資訊在一開始如何放入生命中,科學仍然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在夏隆之前,動物學家格林尼爾(Joseph Grinnell, 1877-1939)已由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生命的問題:「能否由生物所棲息的地方,去瞭解該種生物所呈現的特性?」 格林尼爾生於1877年美國奧克拉馬州的一個小鎮,是個天生的自然科學愛好者,他在1901年於史丹福大學獲得藝術系的碩士,但是被司路普綜合技術學院(Throop Polytechnic Institute,加州理工學院前身)聘為生物學的老師。他在1904年提出「棲地」(habitat)一詞,這字來自一個古老的字源abit——生物具有選擇居所的能力。由生物對於地理的選擇,來呈現該種生物生命的特性。 鳥類的需要   格林尼爾的思考是來自「生物地理學」,他認為「地理」不祗是土地的面積,或是一塊區域在空間的呈現,更是代表生物如移動、覓食、築巢、隱蔽,對於該區域的需求。就如同要瞭解一個演員,就看他經常出現在哪種舞台上,我們不可能在交響樂的舞台上,看到一個平劇裡的武旦在空中翻轉,也不可能在平劇的舞台上,看到貝多芬指揮「英雄交響曲」。   格林尼爾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教師,他長期觀察加州的鳥類活動,發現同種鳥類的活動總是在環境相似的地區出現,而非隨意出現,因此鳥類在空間的出現,有一定的「分佈」,分佈集中也是最經常出現的地方,他稱之為「棲地」。這個名詞後來代表生物與地理關係,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優選或逆境   他進而思索,這種現象是來自鳥類對於環境的選擇呢?或是環境有一道無形的藩蘺,將鳥類約束在有限的空間裡?如果偏向前者,強調生物對於地理環境具有選擇性,就稱為「生物優選」論;若偏向後者,著重環境對於生物的約束,就稱為「環境逆境」論。   格林尼爾認為,棲地產生的原因是:高移動性的生物會偏向生物優選;對低移動性的生物,則會偏向環境逆境。無論是生物優選或是環境逆境,每一種生物的確有其獨特的棲地需求。 區位理論   1917年,他提出一個棲地內還可以區分成幾個「區位」,代表一種生物具有比他種生物更具優勢的地域,稱為該種生物的區位。區位是注重生物間彼此的競爭,這種競爭如果是互相為敵,優勢的地方就稱為該種生物的「領域」(territory)。 區位的原文niche,是來自兩個古老的字源ni是下來(down),che是坐(sit),代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可以找到一個地方,安定下來,不再遷移。 1908年,他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聘為脊椎動物博物館的館長。他提出有系統的研究生態學,有賴於博物館生物標本的建立,才能有系統的比較各地生物的分佈。 1913年,他取得史丹福大學博士學位,並擔任加州大學動物學系的教授,1924年,他提出,生物的「區位」包括有足夠的食物,合適的降雨、空氣濕度、土壤含水量、土壤質地、海拔高度、空氣密度、光照強度、溫度與合適的隱密性等。他寫道:「大自然不喜歡有任何的空間,是沒有任何動物在其上活動。也不喜歡有任何空間,是無法讓動物在其上生存。」 生態系統的考慮   生存下來的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由許多環境因子共同組成的,因此格林尼爾提出「棲地保護」,是保護生物物種最重要的策略。1957年哈金森將棲地與區位的觀念放入生態系統,提出棲地的保護不祗在棲地本身,也在生態系統內棲地之間相互的影響,除非維護一個生態系統功能,否則無法維護裡面的棲地。格林尼爾也是最早提出「人口的增加將日漸影響其他生物的棲地空間,造成有些生物物種消失……未來人類生活的品質,將決定在對大自然的保育。」   他逝於1939年。 資料來源 Grinnell, J. 1904.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hestnut-backed chickadee. Auk. Vol. 21, p. 364-382. Grinnell, J. 1917. Field tests of theories concerning distribution control. American Naturalist. Vol. 51. p. 115-128. Grinnell, J., 1924. Geography and evolution. Ecology, Vol. 5, p. 225-229. Udvardy, M.F.D., 1959. Notes on the ecologi

文档评论(0)

已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