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叶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_药学论文.doc免费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宽叶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_药学论文 宽叶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_药学论文 【摘要】 目的 研究宽叶大戟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Sephadex LH凝胶柱层析法,对宽叶大戟全草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二烷酸(1)、蒲公英醇(2)、α波甾醇(3)、羽扇豆醇(4)、β谷甾醇(5)、白桦酸(6)、齐墩果酸(7)和桦木醇(8)。结论 化合物1-4为首次从宽叶大戟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宽叶大戟;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Euphorbia latifolia. Methods The constituents of CHCl3unds were identified by the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tral features. Results Eight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as lacceroic acid(1),taraxasterol(2),αspinasterol(3),lupeol(4),βsitosterol(5),betulinic acid(6),oleanolic acid(7) and betulin(8). Conclusion Compounds 1-4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Euphorbia latifolia; chemical constituents; extraction;isolation;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宽叶大戟(Euphorbia latifolia Meyer ex Ledeb.)为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新疆伊犁、塔城至哈巴河,生于海拔1 000~1 500 m的河谷、草甸、林缘及灌丛,主要分布于中亚和西伯利亚[1]。张雷红等[2~4]从宽叶大戟中分离得到了三萜、黄酮等成分。本研究从宽叶大戟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二烷酸(1)、蒲公英醇(2)、α波甾醇(3)、羽扇豆醇(4)、β谷甾醇(5)、白桦酸(6)、齐墩果酸(7)和桦木醇(8)。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宽叶大戟中分离得到。   1 仪器、试剂与药材   宽叶大戟药材于2007年7月采自新疆阿尔泰地区,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李国强副研究员鉴定为Euphorbia latifolia Meyer ex Ledeb.。 Fisher型显微熔点仪(温度未校正),Perkin旋光仪,Perkin红外光谱仪,Autospec质谱仪,INOVA核磁共振仪。柱色谱硅胶、薄层色谱硅胶板(青岛海洋化工厂),Sephadex LH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提取与分离   取宽叶大戟全草8.2 kg,粉碎,以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乙醇浸膏。浸膏加适量水成混悬液,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浓缩得5个不同极性部分。三氯甲烷萃取物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凝胶柱层析得化合物1(15 mg)、2(8 mg)、3(9 mg)、4(14 mg)、5(25 mg)、6(12 mg)、7(20 mg)、8(10 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1:白色粉末,mp 73~75 ℃。EI),一系列失去14 amu的碎片离子峰,129(51),111 (20),97 (38),85 (42),73 (66),60 (40),57 (89),44 (100)。经与文献[5]对照,鉴定为三十二烷酸。   化合物2:无色针晶,mp 190~193 ℃,Libermann反应呈阳性。IR νmax (KBr): 3 400,2 910,   2 850,1 630,1 450,1 380,1 040,880。EI:426 (M+,70),408 (15),357 (10),249 (20),218 (90),207 (100),204 (20),189 (90),121 (25)。1H:4.43 (1H,m,H之间有7个甲基信号。与对照品比较,混合熔点不下降,TLC检测Rf值一致。根据以上数据及文献[6]鉴定为蒲公英醇。   化合物3:无色针晶,mp 154~156 ℃。EI369 (M+CH3

文档评论(0)

wyj199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