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_药学论文.docVIP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_药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_药学论文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_药学论文 【摘要】   目的研究甘草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作了综述。结果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产地评价、基源评价、性状评价、形态组织学评价、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同时存在明显不足。结论探索质量评价的药效评价方法和建立真正能反映甘草药效的指纹图谱是甘草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甘草 质量评价   Abstract:ObjectiveTo review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Radix Glycyrrhizae.Methods The paper makes a review of the methods of quality evaluation about Radix Glycyrrhizae. ResultsThe methods of quality evaluation about Radix Glycyrrhizae include produce place, origin, character, hist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fingerprinting, etc. Each method has its own advantage and shortcoming.Conclusion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Radix Glycyrrhizae is to explore quality evaluation of pharmacodynamic action and build the fingerprinting which would be able to reflect the pharmacodynamic action of Radix Glycyrrhizae.   Key words:Radix Glycyrrhizae; Quality evaluation   一直以来,中药质量评价始终是研究的热点。甘草是常用大宗药材,在中药材中产量和销量均居于大宗药材的首位,同时也是食品加工、轻工业的重要原料。探讨甘草的质量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对常用的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作一综述。   1 产地评价   中药中地道药材概念的形成主要与产地、质量相关。在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产地评价是甘草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古代医籍论述了甘草的产地,有些明确指出何处出产甘草为优。如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甘草“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乃西羌地名(考为今甘肃河西一带)”,说明南北朝时所用甘草以甘肃所产抱罕草为优。明朝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中称甘草“以山西隆庆州者最胜”。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是甘草主产、丰产的故乡。伊克昭盟杭锦旗甘草的开发与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东汉(公元25~220年)以来传统认为地道优质甘草产地。据《绥远通志稿》记载:“绥西蒙地自古为产草之名区。今仍以杭锦旗境所产为多,附近贫农赖采甘草为业者逾万。每年包头聚销可一百五六十万,多至二百万斤,绥产药材最多而甘草外销之数为第一”。   2 基源评价   不同品种甘草质量有别,利用基源的不同可对甘草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中国药典》2005版认定的甘草药材原植物有3种,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俗称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1]。其中以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民间也有采用其他品种作药用,如云南常用黄甘草入药。现代许多科学工作者研究了不同种属甘草某些成分含量的差异。林寿全等[2]对中国甘草属6 种甘草的甘草次酸含量测定后发现,以乌拉尔甘草含量最高,其次为光果甘草,再就是胀果甘草和黄甘草,粗毛甘草含量最低。   3 性状评价   3.1 古代性状评价古代从性状上对甘草优劣有一定的论述,性状评价是古代用于甘草质量评价最重要的手段。《本草经集注》载:“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疏。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好。……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亦可用”。《图经本草》道:“今甘草有数种,以坚实断理者,为佳;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堪,惟货汤家用之”。《本草纲目》云:“今人惟以大径寸而结紧断纹者,为佳,谓之粉草;其轻虚细小者,皆不及之”。   3.2 现代商品等级甘草的药材甘草的商品规格主要以性状判断。商品规格、品名,各地略有不同

文档评论(0)

wyj199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