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21课《新文化运动》复习课件.pptVIP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21课《新文化运动》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21课《新文化运动》复习课件.ppt

四、鲁迅与《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讲 授 鲁 迅 画 像 《狂人日记》封面 四、鲁迅与《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讲 授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坚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依据所给信息与课本知识思考: 1、鲁迅是怎样批判旧礼教和旧道德的? 2、鲁迅对旧礼教和旧道德的批判在新文化运动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五、胡适与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讲 授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首倡文学改革 《蝴 蝶》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胡适 近代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五、胡适与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讲 授 《文学革命论》的“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过海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文学革命论》正式提出了文学革命口号,将矛头对准了封建主义,批判旧文学和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发展了当时的文学革命运动。 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 六、文化平民化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讲 授 1、平民教育的发展 邓 中 夏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之演讲所 六、文化平民化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讲 授 2、白话文的推广 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刘半农 孔丘 知其不可而为之, 亦不知老之将至, 认得这个真孔丘, 一部论语都可废。 ——胡适 1、《狂人日记》: 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四、鲁迅与《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讲 授 2、《我之节烈观》: 揭露“忠、孝、节”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五、胡适与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首倡——胡适 代表作:《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发展——陈独秀 代表作:《文学革命论》 主张:从形式到内容上彻底改革旧文学 3、影响: 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 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文学改革 文学革命 六、文化平民化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讲 授 1、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 平民教育的蓬勃兴起 2、表现: 平民教育的发展 白话文不断得到推广 3、影响: 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进一步的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知 识 拓 展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的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由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转变为宣传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以五四运动为界,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1915——1919年)和后期(1919年以后)两个时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德先生”与“赛先生” “打 倒 孔 家 店”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 化 平 民 化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小 结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 “四提倡,四反对”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 前 期 后 期 无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小 结 1919年 1915年 五四运动 《青年杂志》创刊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的打击。 1、在政治上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 的民主主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