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产养殖
添加义项 设置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利用水域或滩涂养殖水产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利用水域或滩涂养殖水产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2.江苏省水产学会主办杂志江苏省水产学会主办杂志
?
1.利用水域或滩涂养殖水产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编辑本义项
水产养殖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目录
中国概况
世界概况
1.东南亚
2.南亚
3.东亚
4.美洲
5.欧洲
市场前景
专业简介
相关高校
1.上海海洋大学
2.中国海洋大学
3.华中农业大学
4.大连海洋大学
5.广东海洋大学
养殖思路
养殖管理
臭氧应用
秋季养殖
中国概况
世界概况
1.东南亚
2.南亚
3.东亚
4.美洲
5.欧洲
市场前景
专业简介
相关高校
1.上海海洋大学
2.中国海洋大学
3.华中农业大学
4.大连海洋大学
5.广东海洋大学
养殖思路
养殖管理
臭氧应用
秋季养殖
展开
编辑本段中国概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
??
水产养殖
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 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池塘精养鲤科鱼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另一类型是在湖泊、水库、河沟、水稻田等大、中型水域中放养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约占可养面积的6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 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为 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 8%,其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
中国淡水养殖对象除传统的鲤科鱼类外,近年来还增加了非鲫、虹鳟、银鲑、白鲫、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淡水珍珠贝等。人工繁殖技术和网箱培育方法的采用,为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中国的海水养殖也有较久的历史,宋代已有人工培育珍珠、插竹养牡蛎和藻类养殖的记载。1986年已进行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为 488万亩(占可供养殖面积2000万亩的24%),产量为85.8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10%。其中 海带占23.7%,紫菜占1.6%,贻贝占24.5%,牡蛎占 6.4%,蛏和蚶占17.5%。此外还养殖鲻、鲮、鲈、遮目鱼、对虾、海水珍珠、鲍、扇贝、海参等。
编辑本段世界概况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鱼、贝、虾、蟹类等水产品养殖的总产量约为600万吨,其中66%为淡水养殖产量,余为海水养殖产量。亚洲各国产量(中国占其中的半数)占养殖总产量的85%,苏联占6%,美洲和欧洲各占2%左右。
1.东南亚
东南亚地区以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水产养殖最为发达。主要养殖当地的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如爪哇须鲃、胡子鲶、线鳢、蓝子鱼、长丝鲈、攀鲈和遮目鱼等,以及对虾、罗氏沼虾和贝类等。此外还养殖非鲫、草鱼、鲢、鳙等引进种类。泰国以养殖罗氏沼虾和对虾等著称,并以鱼、虾混养获得高产;稻田养鱼和贝类养殖也较普遍。菲律宾以养殖遮目鱼为主,用网箱和网围在半咸水或淡水中饲养,产量较高;同时也养其他鱼类和虾类。印度尼西亚早在14世纪时已在爪哇开始养殖遮目鱼,近年来已开始在池塘养殖遮目鱼、?鲶、非鲫、青鱼、草鱼、鲢、鳙以及罗氏沼虾和对虾等,稻田养鱼也有较久的历史。
2.南亚
印度在这一地区的水产养殖发展最快,1980年养殖产量达40万吨,居世界第4位。过去仅利用废弃盐田养鱼,现在运河两岸都以池塘混养印度产的四种鲤科鱼类,并获得高产。此外也引进中国的青鱼、草鱼、鲢、鳙和非鲫等,还大量养虾。
3.东亚
除中国外,日本是这一地区水产养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整个亚洲的重点地区。日本的水产养殖采用封闭循环温流水高密度养殖系统,在湖泊和近海以网箱和围拦大面积精养鱼类,并在贝类养殖方面采用浮筏式垂挂养殖法等先进技术,产量大幅度上升。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