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息.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西藏 ——《说好一起去西藏》读后感 西藏林芝,周日一个有阳光的下午,带了一壶茶,一个人来到林芝图书馆。 图书馆不大,安静极了。两三个管理员趴在桌子上整理材料,还有另外一个读者正在边看边抄写。我在书柜中转悠,无意间,找到了凌仕江先生写的《说好一起去西藏》。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窗帘照在桌子上,色调很柔和,是我很喜欢的感觉,慢慢坐下,静静阅读,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有没有一个地方,像岁月等待的蓝湖。 有没有一块石头,上面镌刻着前世的乡愁。 有没有一座寺院,不是为了去休闲,只想让它抚摸我的心灵”。 我承认,在看到封面上的这三句话时,我的眼泪已经掉下来了。看过很多关于西藏的书籍,怀揣着年少时的西藏之梦,此时,我知道,我其实不懂西藏!我来到西藏,可是我并没有读懂西藏。 凌先生是个青年军旅作家,从这本书中可以感觉到他用他的生命在诠释西藏,用他军人特有的心灵在感悟西藏。他来自四川人,但是他的心已经留在西藏。他常去南方参加诸多文学交流会,但是他称自己是“高原人”。他是个军人,但是他有着深深的宗教情结和乡愁。他用他敏感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真实的西藏风情,还有西藏里那些最生动人、事、物。 我没有走过川藏线,现代的科技发达得让人应接不暇,进藏支教那天是坐飞机来到林芝的。但是,对于那些进藏的驴友、骑行族、自驾游来说,美丽的川藏线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我可以想象川藏线沿途青松翠柏、巍峨群山、绿得发亮的河流,蓝得不真实的天空、风口的五彩经幡……,那是行者一路不会错过的景点。他们也许不知道就是这条十八军奋战过的重要交通要道,曾经有4000多名军战士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只为了把公路修到西藏去,我仿佛依稀看到他们冒着严寒,唱着震天的豪迈歌曲,挥舞铁镐的情景。而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上,谁会知道每一公里都有一名战士倒下? (作者背后就是世界第15高峰南迦巴瓦峰) 走在西藏路上,我才真正体会到感恩和珍惜! 我忘不了察隅路上的那匹叫达拉的野马的故事,忘不了那块为达拉立的石碑。在去墨脱的察隅边 境上野马达拉勇斗蟒蛇,救了两名探险的年轻人,自己却翻身摔下悬崖,掉进了滚滚的河水中。啊,我的泪像雪地里那爬行的蹄印,顺势而下。 这就是西藏——野性、勇猛、淳朴、善良。 我不理解珠峰下那个跪地痛哭的比利时男人。他苦等一周,珠峰也迟迟不愿意展开他的神秘面纱,回国签证已经到期,临走时他在珠峰脚下痛哭了一场。我们常人很难想象。就像上次我和朋友一起去色季拉山口去看南迦巴瓦峰一样,我为南迦巴瓦峰伟岸身躯和美丽容颜而欢呼,呐喊,但是说实在的,我并没有读懂他。我只是庸俗地看着他,仿佛看见今天看不见,明天还有机会看到一样。世间有人在读书,有人在读经,也有人在读山。直到看了凌先生的《苦读珠峰》这篇文章时,我才知道在珠峰的怀抱中,海拔5400米上,石头垒成的石屋墙上模糊的经文,袈裟的残片,我理解了为什么西藏人为什么一直对山那么尊重、敬仰。记得有一次,我坐学校书记的车去南伊沟玩。山路弯弯曲曲,沿着河流而上,一路上风光无限,我被路上随手可得的千奇百怪的石头迷住了,一直嚷着要下去捡几个回去留念,次仁书记不让我捡石头,他说这是神山!石头是属于山神的,不能随便带走!我开始并不觉得,后来回去我反省自己,我是喜欢石头吗?还是我的贪心在作祟,想把好看的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 西藏人民那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信仰是我们这些浮世中的人所没有的。他们可以用上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三步一拜地区拉萨朝圣。他们可以自己吃着简单的糌粑,而把整年的收获所得去供养心目中的活佛上师。 我并真正没有读懂西藏!记得一位藏友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狠狠地撞击了我的心。 “脸是用来看的,眼神是用来读的; 衣服是用来看的,举止是用来读的; 思想、心灵是看不到的,是要去读的。 每个人都在等待那个懂自己的人,那个人一定不是看你,而是读你,因为读你,所以懂你” 我也想说,来到西藏,除了眼睛,请用心去阅读!阅读天空那不真实的蓝,亮得耀眼的雪山,袅袅升起的桑烟,绿松石般的湖,迎风飘扬的经幡,古老的寺庙…… 感恩藏友的因缘,让我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午后静下心来学会阅读。 感恩凌先生的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心,学会重新阅读西藏!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