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 鱼类的动作设计 5.1纺锤形鱼的运动设计 纺锤形鱼的构成是这样的,由一条脊椎和肋骨负责保护内脏,上面附着大量肌肉和脂肪。然后有五种鳍来负责身体平衡和运动。臀鳍和背鳍负责平衡身体保持侧立的作用。腹鳍也是负责保持身体侧立平衡,同时也起到稳定游动方向的作用,防止随着水流横移。胸鳍也有负责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但主要作用是协助身体转向。尾鳍决定了运动方向和动力。 从结构上我们可以分析出纺锤形鱼无法复杂的运动。基本动作只是扭动身体和摆动尾鳍产生动力。然后摇动胸鳍控制方向和身体平衡。 案例分析 纺锤形鱼通过扭动身体来摆动尾鳍,但是尾鳍较柔软,而身体是由肌肉和脂肪构成的,较坚硬。这两者质感的不同,导致尾鳍会受水的阻力而往身体相反的方向弯曲,形成一个“S”形。所以在第6帧到第18帧这个摆动动作之间,需要插入第8帧,加入一个等尾鳍翻转过来的小动作。 5.2侧扁形鱼的运动设计 侧扁形鱼的结构与纺锤形鱼类似。但是背鳍和臀鳍向后生长,辅助较小的尾鳍产生动力。因为身体非常扁,比纺锤形鱼更难保持平衡,所以腹鳍较长大。协助转向的胸鳍较小,也导致侧扁形鱼运动很不灵活。 侧扁形鱼的运动方式与纺锤形鱼的运动方式相同。但是由于背鳍、臀鳍再加上尾鳍的整体面积较大,每次摆动产生的动力较大的同时,水带来的阻力也较强。所以整个运动节奏会较慢。 案例分析 侧扁形鱼的每次摆动循环时间比纺锤形鱼要长一倍。而且尾鳍的转向时间也加大到6帧。同时胸鳍会一直摇动,为了辅助保持身体平衡。 5.3平扁形鱼的运动设计 平扁形鱼的结构虽然看上去古怪。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只需将侧扁形鱼放平,然后将两侧的眼睛集中到一侧即可。然后将背鳍、腹鳍、臀鳍全部连接成一片,变成身体两侧的鳍。最后把胸鳍摘除。 平扁形鱼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身体两侧翅膀一样的鳍。这两侧的鳍是以波浪运动慢慢挤压水前进。所以整体速度较为缓慢。 案例分析 由于两侧的鳍是波浪运动。所以要加入较多的过渡帧。 5.4棍棒形鱼的运动设计 棍棒形鱼的构成也和纺锤形鱼相似。只是将身体变成圆棍形,然后拉长。然后将整个尾鳍、背鳍、臀鳍、腹鳍连成一体。胸鳍仍然保留,保持平衡。 棍棒形鱼的运动已经跟鱼没有太大关系了。整个身体是横向的波浪形扭动,靠周围一圈的鳍挤压水产生动力。 案例分析 身体周围这圈鳍因为较短,所以鳍的翻转动作跟身体扭动是同步的。不会有独立的翻转动作。而且扭动的时候,头是稳定在一个位置上的,不会随着身体的扭动而晃动。不然无法控制移动方向。 5.5蟹类的运动设计 螃蟹其实不是鱼类生物,他们属于甲壳类生物。但是由于大量生活在水边,所以我们把他放在鱼类里。蟹类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躯干、钳子、大腿、小腿。主要产生动力的是八条腿。躯干和钳子是跟随腿的运动,做上下起伏。当然钳子本身还有自己的运动方式。 螃蟹运动时主要动力源于八条腿。因为螃蟹是横着移动的,所以两边的腿是配合运动。一侧的四条腿折叠起来,然后踢出产生推力。而另一侧的四条腿是在折叠时抓地,产生拉力。任意一边的四条腿,如果我们一次编号为A1、A2、A3、A4。另一边四条腿我们编号为B1、B2、B3、B4。那么每侧的奇数腿运动方式一致,偶数腿运动正好反向于奇数腿。A、B两组腿的运动也是反向运动。钳子和躯干跟随腿的折叠。伸展的节奏起伏。但是钳子本身又可以主动的行动。 案例分析 在设计螃蟹运动时,由于结构较复杂,关节较多。所以我们还是按照美式动画的核心设计思路将他拆解开。先从一条腿开始设计。我们设定这个螃蟹是从右往左爬。那么他右边的腿就负责推动身体。我们先从这个推的动作开始设计。第1帧和第7帧是收腿动作的极端帧,在这里要加一个抬腿的过渡帧。让这个收腿动作是将腿抬起折叠落地的曲线运动路径。不然就会变成将腿从地面拖动折叠起来。接下来第7帧和第13帧是用腿蹬踏地面推动身体的动作。这个动作的运动路径是贴地直线的。但是这里要注意一个加减速的问题,所以在第9帧位置上还是插入一个极端帧,将腿的伸展距离变短,更靠近第7帧的位置。形成一个腿慢慢加速踢出的过程。 然后将右侧四条腿的极端帧按照奇偶数错开就能得到完整的右侧腿的动作。如果是循环动作,那么就将第13帧与第1帧设计成相同动作即可。 完成右侧腿以后,我们再来设计左侧腿。左侧腿相对右侧腿是相反的动作。也就是说,因为右侧腿一开始是折叠收腿动作,所以镜像位置上的左侧腿的第1帧到第7帧是伸腿动作。但左侧腿负责的是抓地拉动身躯,所以这个伸腿动作需要加入抬腿的过渡帧。然后从第7帧到第13帧收腿动作是直接抓地拉动身躯的动作。运动路径就是贴地直线路径了。 然后也是将左侧四条腿的极端帧按照奇偶数错开就能得到完整的左侧腿的动作。最后再把躯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