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貌 环境 发展 (2007 福州会议文集)
东海浪岗山岛风尘黄土沉积特征研究
郑祥民 曹希强 周立旻 王辉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摘要 继对长江下游南京下蜀土、东部平原埋藏硬质粘土、东海嵊山岛风尘堆积开展系统研
究后,为了揭示中国东部岛屿风尘沉积的普遍性与规律性,深入探讨东海岛岛屿第四纪风尘
堆积物源,及其古环境、古气候意义。在对东海岛屿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东海浪岗
山风尘黄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利用光释光测年建立了黄土地层年代标
尺,并对其粒度、环境磁学、有机质、碳酸盐、粘土矿物等特征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对
其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所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l. 浪 岗 山黄土剖面10cm,1 15cm,2 25cm三处样品的红外释光(IRSL)测试结果分别为
40.2士2.7kaB.P., 41.1士2.1kaB.P.和41.0士2.5kaB.P.,证明浪岗山岛屿风尘黄土的沉积
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与下蜀黄土顶部地层属于同期堆积而成;浪岗山黄土剖面
沉积速率较快,约为1.53mm/a,因而该剖面黄土堆积过程相对较短,沉积时间仅约为3.4士
2.6ka,该地层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一例短期内快速堆积而成的风尘黄土地层。
2.浪 岗山 黄土粒度组成与其他各地黄土基本一致,符合我国黄土粒度组成的基本特
征;浪岗山黄土按粒度组成划分应属于粘土一亚粘土沉积物,符合中国黄土自西向东依次是
砂黄土带、黄土带和粘黄土带的分布规律;但与其他内陆黄土相比,50μm颗粒含量明显偏
高,指示浪岗山黄土地层除了和内地黄土地层一样接受末次冰期强劲冬季风带来的“远源”
风尘外,还接受从近海陆架带来的“近源”沉积,且50μm颗粒含量可作为“近源”风尘物
质比例大小的指标。
3.浪 岗 山黄土中的磁性颗粒含量较高,质量磁化率变化于69.393.8Xl0-gmkgt,与
沉积后气候条件比内陆相对暖湿、成壤作用相对强烈有关;磁性矿物的类型与粒度特征与内
陆黄土相似,这反映了浪岗山黄土与内陆黄土具有物质来源和成因等方面的一致性;磁化率
因与lum颗粒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性,不能作为该区域夏季风和风化成壤作用强度的指标,
但其低值段可以指示该区域风尘堆积时期冬季风的作用强度。
4. 浪 岗 山黄土中有机质含量较低,这与黄土沉积时期气候干冷和沉积后气候暖湿有
机质淋失有关;碳酸盐的含量极低,明显区别于富含碳酸盐的内陆黄土,主要由于碳酸盐长
期经受高强度淋滤作用而几乎丧失殆尽;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其他各地黄土比较接近,反映各
地黄土物质来源的一致性较高,由于沉积后区域气候长期暖湿而淋滤作用强烈,微量元素含
量也呈现相对较低的特征。粘土矿物构成以伊利石为主,符合各地黄土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
为主的特征,而蛙石的含量明显高于北方黄土是浪岗山黄土粘土矿物的重要特征,该地区降
水充沛是其黄土中蛙石含量明显偏高的重要因素。
根据以上结果可推断:在 末 次冰期强大冬季风的吹扬作用下,东海陆架平原和岛屿普
遍接受了这种细颗粒居多的“远源”风尘物质。其中陆架平原黄土因后来发生海侵后,形成
383
地貌 环境 发展 (2007 福州会议文集)
暗绿色的海底埋藏硬粘土层但容易被海水侵蚀而缺失,仅在弱水动力区得以保存;东海浪岗
山和嵘山等岛屿上海拔较高部位的“远源”风尘也能保存下来。东海陆架一些古河道、古三
角洲等陆相沉积物经风化作用容易在低空气流作用下发生近地面吹扬、搬运和沉积作用,但
由于受陆架区陆相沉积物的分布较分散且风化程度不一,风营力的大小、规模及下垫面性质
等影响,因此只有少数岛屿上海拔较低、地势平凹的部位和陆架局部低凹处才能接受到“近
源”风尘沉积。
38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题库.doc VIP
-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课件.ppt VIP
- 《石崇与王恺争豪》.ppt VIP
- 西子奥的斯电梯OH-CONA553电气原理图XAA21310M.pdf VIP
- 【心中有“数”,逐梦前行】六年级数学(人教版)开学家长会-课件.pptx VIP
- 《花蛤蟆》优教课件 (1).pptx VIP
- (二届辅导员技能大赛笔试试题复习题.doc VIP
- 育婴员(中级)模拟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3课《美丽中国我的家》第1课时 我们的国家在这里和我爱首都北京 教案设计(2025新教材).docx VIP
- JTGT3381-03-2024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