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方志记载看宋代福建莆田科考的兴盛.pdfVIP

从方志记载看宋代福建莆田科考的兴盛.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从方志记载看宋代福建莆田科考的兴盛 49 从方志记载看宋代福建莆田科考的兴盛 林祖泉 提 要:宋代是福建莆田科举考试的辉煌时期。本文通过考察大量方志资料,分析 了莆田科举兴盛的5个 特征,并指出了宋代莆田科 甲鼎盛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民风 习俗等综合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 :地方志 福建莆田 宋代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 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一种选官制度。 它始创于隋,确立于唐,完善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先后历经 1300年之久。宋代在中国 科举制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宋太祖创立的殿试制度,使分级考试逐层选拔臻于完备。熙宁 四年 (1071年),王安石改革贡举后,进士科成为科举唯一的科 目,不但为同时代的辽、金所仿 效,而且为后来的元、明、清所沿袭。同样,宋代福建莆田 (时称兴化军)在其科举史上是一个 辉煌的里程碑,可以说达到了顶峰。有宋一代,莆田虽偏居福建东南沿海一隅,但科甲鼎盛,俊 秀如林,名扬天下,有 “文献之邦”的美誉,成为无可争议的科举文化发达地区,使莆田从唐以 前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地区一举跃为人文荟萃之地。 一 莆田科举兴盛的5个特征 (一)进士及第者人数众多 据刘海峰、庄明水的 福《建教育史》统计,两宋319年间共举行 118次进士考试,录取进士 约39000余人,其中福建籍进士7000多人,名列全国第一。而区区只有3个县的兴化军却 “举 进士者970余人,预诸科、特奏名者 640余人”①,为福建进士总数的1/7强,占整个莆田进士 总数 (自唐至清约 2300余人)的7O 左右。这里,且不说预诸科、特奏名进士,单以正奏名进 士来讲,兴化军就有近千人。这就是说,宋代所取进士中,每 39人就有一个是莆田人。难怪一代 名相王安石有如此赞叹:“兴化多进士。”② 另据 《宋史 ·地理志》卷85和明弘治 《兴化府志 ·户 H志》卷1O的统计,当时兴化军的人1:3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 ,但考取的进士数却 占全国 进士总数的25 。正如邑人北宋政治家蔡襄在 《兴化军仙游县登第记序》中所言: “每朝廷取 士,率登第言之,举天下郡县,无有绝过吾郡县者。甚乎,其盛也哉 !”③ 所以,无论从考取进 士的绝对数来看,还是按照人口比例考取进士数而言,宋代莆田科举考试都居于福建乃至全国前 列,兴化军科 甲鼎盛由此可见一斑。 (二)进士及第者等级较高 宋代殿试,以考试成绩决定等级,唯进士前十名奏请皇帝最后确定。进士一般分为五甲 (等),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状元 及第,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在莆田考取的近 1000名进士中,获等级较高者众多。据 ① 何乔远 :《闽书》,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② 黄仲昭:《八闽通志》,第 lO22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版本下同。 ③ 黄仲昭: 《八闽通志》,第 979页。 维普资讯 50 中国地方志 2008年第 6期 明代朱希召编的 宋《历科状元录》载,宋代共产生 118名文状元,其中有 5名籍贯不明。在有籍 贯记录的113名文状元中,福建籍状元有 19名,其中莆田人就 占了5名,即徐铎、黄公度、郑 侨、吴叔告、陈文龙,占福建状元的1/4多。这些状元及第者人仕后,在文学、政事等方面作出 相当的成就,并担任重要职务。如郑侨、陈文龙官至副宰相,参与执掌朝政;徐铎则仕至尚书, 著述甚丰,留有 《文集》30卷、 《易谈》20卷、 《群书总要》100卷等;黄公度更是诗文词赋兼 备,有 《知稼翁集》11卷、 《知稼翁词》1卷传世。时人称黄公度文 “典重温雅 ,如其为人”;赞 其诗 “格律森严,兴寄深远”,“自成一家”;说他 “以文章魁多士,有盛名于时,胸中洒落,议 论宏壮”;后人也对其词推崇备至,说是 “气和韵雅,得味外味;人品既高,词理亦胜”①。此 外,在众多进士中,获榜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