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中药的采收与加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中药的采收与加工,香榧采收与加工工艺,射干采收加工储存,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材加工,加工中药丸,中药加工,中药材初加工,代加工中药丸,中药加工厂

专题三 主讲:兰小中 * 2012年5月 中药的采收与加工 西藏农牧学院 藏药材采收与初加工概论 内容概要 1.1中药的采收 1.1.1合理采收 1.1.2采收的一般原则 1.1.3采收中应注意的一般事项 1.2中药的产地加工 1.2.1产地加工方法 1.2.2干燥方法 1.3制剂前加工 1.3.1加工的目的 1.3.2加工的方法 1.1中药的采收 中药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有效物质的高低与产地、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有着密切联系。如冬麻与春麻。 藏药材采收与初加工 药材采收期的确定: 结合生长周期,药材质量,产量,毒性等进行设计。 1.1.1合理采收 1.1中药的采收 根据传统的采药经验及各种药用部位的生长特点,分别掌握合理的采收季节是十分必要的。 藏药材采收与初加工 A根及根茎类 一般在秋冬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丰富,有效成分较高。如大黄、喜马拉雅紫茉莉紫茉莉、人参、黄连。 B茎木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如忍冬。有的可全年采收,如苏木、沉香等。 C皮类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韧皮部易剥落,如黄柏。牡丹皮则一年四季都可采收。 1.1.2采收的一般原则 1.1中药的采收 藏药材采收与初加工 D叶类 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过失未成熟时采收,如艾叶、枇杷叶等,少数在秋季,如桑叶。 E花类 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开放过久的花朵,不仅影响药材颜色和气味,而且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降低,如金银花。有点要在盛开期采收,如打箭菊、白菊花、野菊花等。 F果实种子类 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栀子、山楂、梅子等。种子入药的必须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如波棱瓜子、天仙子。 G全草类 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等。有的在开花期采收,如荆芥、香薷。 1.1.2采收的一般原则 1.1中药的采收 藏药材采收与初加工 A计划采集 不要盲目采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B留根保种 如果地上部分能代替地下的,尽量保留地下,如独一味。 C要充分利用 物尽其用,能用果实,不用花;能用花,不用叶;能用叶,不用茎;能用茎,不用根。 1.1.3采收中应注意的事项 1.2中药的产地加工 藏药材采收与初加工 基本原则:产地加工应达到形体完整、含水分湿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变味(玄参、生地黄、黄精例外)、有效成分破坏少等要求。 基本方法: A拣:拣选药材,去除杂物 B洗:洗去泥土,但据粘液的不能水洗,含芳香挥发油的不能洗 C漂:出去有毒成分,如半夏、天南星等 D切:切片以利晾干,如大黄、木瓜、土茯苓等 E去壳:去壳有利干燥,如杏仁、车前子、菟丝子等 F蒸、煮、烫:淀粉、多糖较多的药材通常采用的方法,如当归、党参、鸡蛋参等 G熏硫:增加色泽,现在不常用 H发汗:通过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积发热,使水分溢出、变软、变色,有利增加香味,减少刺激性,有利干燥。 1.2.1产地加工方法 1.2中药的产地加工 藏药材采收与初加工 A晒干 利用太阳光,直接干燥药材的方法。不宜晒干的药材:薄荷、金银花、白芍、黄连、大黄、红花、温郁金、厚朴等。 B烘干 烘干温度一般在50-60℃。对于Vc较高的可用70-90℃烘干。 C阴干 在通风的地方,利用空气温度干燥药材的方法。如薄荷、荆芥、紫苏叶、花类药材等。 D远红外加热干燥 电能转变为光能,引起药材细胞共振,加速水分散失,杀灭病菌,是近年来建立的干燥新技术。 E微波干燥 利用1-1000nm的高频电磁波,干燥药材的方法,也是一种新技术。 1.2.2干燥方法 1.3制剂前加工 藏药材采收与初加工 A清楚杂质和非药用邠,使药材纯净 B消除、减低毒性和副作用 C改变药物性能,增强疗效 D便于制剂和贮藏 1.3.1加工的目的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