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敦煌本张仲景‘五脏论》中佛家思想初探
孛应存1史正刚’魏迎春’
l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00)
2兰州大学薮煌学研究所(兰州730000
法国编号n2115‘张仲景五脏论》是写在佛典‘穷诈辩惑诧卷下·答警迷论》背面中的重要医书,
除P.2115外,S.5614、P
相关内容.避讳用字,书写特点,基本断定这些写奉的抄录年代应在唐代。夸以内容基本完整的P2115
‘张伸景五脏论》为饲探讨其中的佛家思想。P.2115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正、背两面书写,正面为佛
典‘穷诈辩礴论卷下·答警迷论》,背面连续抄录=书,即:张仲景‘五脏论》一卷及《平脉略倒》一
卷。该书首尾完整,除首载小叙外,主要论述五脏机理、经络功能以及与五脏、五体的生理配属关系;
论述了喜言、多欠、屡疼、喘咳等病症的病园与病性:阐述了常用药物的功能.由于该书中融入了佛家
内密、南北朝时期的药物及医家,故大部分学者认为非张仲景所著。笔者认为张仲景‘五脏论’肯定有
张仲景时代的内容,本书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医家对张仲景‘五脏论)原书有关内容进行充实所致。该
书中有许多地方融入了佛家思想的内容.对于我们探讨佛教与医学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夸不揣浅陋,
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作以浅探。错误之娅敬希同道指正l
I、将中医始韫与古印度名医相提并论
在P2115‘张仲景五脏论》卷首云“普名之部,出本于医王。皇帝而遗‘针灸经》,历有一千余卷。
耆婺童子,妙用(娴)药性,况公厶等凡夫,何能备矣.”其中“皇帝”应为4黄帝0“皇”为“黄”
之误.黄帝,据‘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载t。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旯,
羁而能亩,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在‘黄帝内经素向·上古天真论》中云:。昔在黄帝,生
而种旯,弱而盹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两者均说明黄帝天堂聪颖,有经国治世之才,
黄帝乃中华民皖的始祖t也是祖国医学的开创者与发扬者.此处‘针负经’系指‘灵枢》.又名‘针经》、
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九卷》,此处一千余卷非具体内容的卷数,可能系当时抄写的卷子数目,耆婆乃是古印度时期的著名
医家,精通药性,姓阿提梨,字宾迦罗,著有《耆婆五脏论》、《耆婆脉经》、《耆婆六十四问》等,其中
《耆婆五脏论》在见于敦煌医学卷子,耆婆在我国的影响与佛教的传入有密切的关系,耆婆在唐代颇负
盛名,甚至有些以中医为主的医方也冠以其名,《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二》中的“耆婆万病丸(牛黄、
麝香、犀角、朱砂、雄黄、黄连、禹余粮、大戟、芫花、芫青、人参、石蜥蜴、茯苓、干姜、桂心、当
归、芎翦、芍药、甘遂、黄芩、桑白皮、蜀椒等三十一味)”就是典型的代表,据《备急千金要》记载,
此方所治疾病极其广泛,内、妇、儿科等病有对症者均治,以三丸为一剂,服药不过三剂,万病悉除,
故名万病丸,牛黄为主药,故名牛黄丸,因为创制此方的耆婆是名医,故又名耆婆丸,该方中大部分药
物产于我国,说明至迟在唐初佛教文化圣地的印度已经大量使用我国的药材了,并且得到我国医学家孙
思邈的认可,收入到《备急千金要方》中,在《张仲景五脏论》将其与我国远古时期精通医药的黄帝相
提并论,说明当时耆婆在我国医学界影响很大,毫无疑问,佛教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医药文化的交流。
首句“普名之部,出本于医王”之“普”笔者认为含有佛教用语“普度”之意,喻指广施法力,超度众
生的医术。另S.5614张仲景《五脏论》亦作“普”。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第二》中亦有“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之句。
2、以佛家“四大五荫”之失调论百病
在P.2115《张仲景五脏论》中有“四大五荫,假合成身,一大不调,百病俱起”之旬,此处四大为
佛教名词,梵文意译。亦称“四界”,全称是“四大种”,是指构成一切色法(相当于物质现象)的四种
基本元素,即地、水、火、风,一其能造作一切“色法”,称“能造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
大;被造作之诸色法,称“四大所造”。据《具舍论》卷一,四大之作用分别为持(保持)、摄(摄集)、
熟(成熟)、长(tt长)。佛教认为,人身也是由此“四大”而成,故以“四大”作为人身的代称,《金
光明最胜王经》卷五:“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
(qi6,小箱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OOC】《过程控制》(南京邮电大学)章节期末中国大学慕课答案.docx VIP
- 崇尚科学反邪教小学手抄报Word模板可编辑可打印J.docx VIP
- 崇尚科学反邪教小学手抄报Word模板可编辑可打印A.docx VIP
- 河道保洁服务应急预案.doc VIP
- 第3单元微项目2 体验表格美化效果-泰山版(2018)第3册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docx
- 风电项目风机吊装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方案.pdf VIP
- 第三讲 《易经》与风水(基础二).ppt VIP
- 《关于幼儿动画片观赏偏好的调研分析报告》14000字.doc VIP
- 监控报价 综合方案.doc VIP
- 监控报价清单表-监控报价模板.xls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