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邬斯宾斯-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he Psycology of Man’s Possible Evolution 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 By P.D. Ouspensky 作者简介 彼得﹒邬斯宾斯基(Peter D. Ouspensky,1878 至1947 ),出生于莫斯科,并在那里长大,他能够记得两岁以前的事情,他曾写下一些这类记忆的片段,由于它们的内容与奇特的感觉连结在一起,并常常出现在脑海里,因而决定了他一生的主要方向。 邬氏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六岁左右就已经阅读成人的书籍,十二岁以前,已探究过诗﹑画和自然科学。在他十多岁时,便已研究数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尤其对第四度空间的观念特别感兴趣。对一个曾体验过秩序且和谐的宇宙是真实的存在的人来说,那些为十岁至十八的男生所安排的古典课程是无法令他满意的,因此他决定不直接上大学,而在俄国﹑欧洲和东方各地游历,找一份报社的工作做。二十七岁时,他根据“永恒回归”的观念,写了一本小说,名叫《伊凡·欧索金的奇异人生》,这本书一直到一九一五年才在俄国出版,直到一九四七年有了英译本。这个“奇异人生”多少有点自传式的意味,此后(1905年以后),研究密意(esotericism)的观念以及探索密意学校,就成为他的目标,直到一九一五年这个目标才达到。 在一九一二年《第三工具》一书出版以前,邬氏已经知道他要寻求的是哪一种学校,虽然在印度和锡兰找到了一些宗教学校(当时在俄国也有)﹑瑜珈学校,以及象Ramakrishna 的门徒们之类的学校,但是这些学校没有一个适合他,纵然他对它们非常感兴趣。于是,邬氏决定到回教所属的东方——主要在俄国中亚细亚和波斯一带――继续探索,但由于一九一四年八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他回到欧洲。 一九一五年初,邬氏在圣彼得堡公开演讲,标题是“寻找奇迹”和“死之问题”,内容以他在印度的旅游为依据,每次人数都超过一千人,其后有许多人去拜访他或写信给他。复活节后,他便回到莫斯科,并在那里做这类演讲。 通过一些听众,邬氏认识了葛吉夫(G.I. Gurdjieff),这样一来,他终于遇见了他一直寻找的密意学校,邬氏跟葛吉夫研究了三年,并把葛吉夫的教学全部记载下来,这本笔记名为《寻找奇迹——无名教学的片段》,于邬氏逝世后的一九四九年出版。到了一九一八年后,密意学校在俄国甚至不可能存在,于是邬氏于一九二零年前往君士坦丁堡,在那儿演讲,再度吸引了许多听众。一九二一年,他应邀至伦敦,以后的二十年都在英国从事教学工作。 《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是由一些介绍性的讲稿所编成,这是邬氏在伦敦为一些对密意(esoteric ideas)有兴趣的人所做的演讲,每年开一两次“新组”,每组有二三十人或更多,每周聚会一次,最先朗读部分讲稿,过后由邬氏解答问题,并对讲稿中的主题做进一步的解释,这些问题广及人事和兴趣的整个领域,但不管主题是什么――宇宙论、宗教、哲学、心理学、科学、艺术或是个人问题,邬氏的回答总是富有新思想,这是在任何宗教性或非宗教性的书籍或著作中找不到的。以这种方式,发问者认识了邬氏认为常人可获得的“高等心灵”和“自我意识”的一些性质。《第四道》(1957年出版)一书就是包含这类问题和解答的选集。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学校工作无法在英国继续进行――正如一九一八年在俄国发生的情形一样,于是邬氏前往美国,在他去世(1947年)前的几个月,才回到英国,结束了他的工作,并且让他的跟从者自由地以他们所认为的最好的方式继续他们的“进化”。 目录 作者简介 2 作者序 3 第一讲 4 第二讲 12 第三讲 19 第四讲 24 第五讲 30 作者序 几年前,我开始收到读者们的来信,所有这些来信都提到一个问题:我的书完成以后,一直在做些什么?书是以英文出版的,《第三工具》写于一九一零年,于一九二零年出版;《宇宙的新模型》写于一九一二年,于一九三一年出版。 对于这些来信,我从未答复。若要一一回答,那非写成好几本书不可。不过,一九二一年迁居伦敦以后,若有住在伦敦的读者来信,我就邀请他们来看我,并且为他们安排一些演讲课程。在这些演讲中,我尽量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且说明了我写完着这两本书之后的发现,以及我工作的方针。 一九三四年,我写了五篇入门性的讲稿,让人对我当时正在研究的问题,以及一些跟我一起做研究工作的人所遵循的路线,有一个大概的观念。要把所有材料纳入一篇或两篇、三篇演讲里,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时常警告听众,只有听一、两次演讲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可是,只要听过五次演讲,最好能听上十次,那么对我研究工作的方向就会有所了解。从那时起,这些演讲一直不断地进行,而这整个期间里,我也再三地修改重写这些讲稿。 整体看来,一般的安排还算令我满意。无论我出席与否,都朗读这五篇讲稿;听众可以发问,如果他们肯努力按照我给他们主要关于自我观察和自我训练的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