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届牟国矿床会议论文集
福建政和夏山铅锌矿区构造控矿作用研究+
余心起1,2吴建设3狄永军1’2吴淦国¨张达¨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探部过程及探测
技术教育部莺点实验室,北京100083;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摘要政和夏山铅锌矿床属于层控型和热液脉型综合控矿。以Ⅳ号矿带为例,地表矿体受同斜背斜转折
端部位的张性裂隙控制,规模较小,推测地下更深处的背斜虚脱部位应有更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隐伏矿体;背斜;铅锌矿;福建
区域构造对区域成矿带或矿集区有控制作用(邓军等,1998;吴学益等,2001)。对于某些特定地区
来说,中小型构造(带)及其组合有时是矿床形成的直接因素。构造形成的空间,如褶皱核部的虚脱空
间、张性裂隙、韧性剪切带、显微结构(Xu,1997)以及推覆、滑覆构造带等等,都是含矿热液的通道
及矿床最后定位的有利空间。
1矿区地质概况
1.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是新元古界和白垩系。新元古界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为矿床的直接围岩,岩性为云
母石英片岩、石英片岩及少量云母片岩组,夹大理岩,有时可见细晶片麻岩和石墨片岩的小薄层夹层。
1.2岩浆岩
矿区分布有燕山期花岗岩、花岗斑岩、片麻状花岗岩、白岗岩、正长斑岩、石英斑岩及基性脉岩。规
模较大且与铅锌矿床有直接成因关系的为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其余多以岩脉、岩墙产出,与矿床成因无直
接关系,甚至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花岗岩、花岗斑岩分布极广,位于矿区西南面,出露面积大于20km2,呈岩株状。其边缘作半弧形
自南至西把矿区包围(图1),并由此主体沿片理走向伸人5个岩墙,其中接近I号矿带上下盘的两个岩
m。I号矿带西侧的
墙纵贯整个矿区,与矿区北东端之花岗斑岩侵入接触,岩墙长达1400m,宽30一80
岩墙倾角600一80。,倾向北西,并受走向正断层(F。)产状控制,与矿床关系密切。
cnl,自
岩体的中间相呈灰白色、粉红色,全晶质,粗斑状结构,钾长石和斜长石斑晶大小为1.5—2
形;石英斑晶呈溶蚀的浑圆状,大小为0.5—0.8cm;暗色矿物斑晶已蚀变为辉石。有时具斑状花岗岩的
结构构造,基质由细粒钾长石、钠长石和石英组成,其次有黑云母、微斜长石、少量磷灰石、榍石。斜长
石斑晶包裹的暗色矿物已蚀变为绿泥石或黑云母。
岩体的边缘相往往结构非常致密,有时能见到石英和长石斑晶,基质为隐晶质,与矽卡岩接触的内变
质带,长石斑晶多蚀变为绿帘石;黑云母蚀变为绿泥石、辉石等。局部黄铁矿化、铅锌矿化很强,见于8
线、9线近地表工程中。岩体Pb、zn含量高,花岗斑岩Pb、蔬含量是未蚀变片岩的两倍多,从中心到边
缘相Pb、踟、Ag、Mn含量剧增。可能表明成矿元素来源于岩体。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地调局工作项目(1212010533105)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余心起,男,1962年生.研究员,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大地构造学研究。
·628·
余心起等:福建政和夏lll铅锌矿区构造控矿作用研究
图1福建政和夏山铅锌矿区地质平面图
(据闽北地质大队修改)
1一龙北溪组;2一矽卡岩(SK);3一花岗斑岩;4一正长斑岩;5一铅锌矿体;6—倒转背斜平面线
7一勘探剖面线及编号;8一钻孔及编号;7口一花岗斑岩;扣—正长斑岩;如俨石英正长斑岩
1.3构造
矿田位于区闽浙沿海断陷西缘,北东
向铁山一林屯断裂东侧,北西向水北夏山大
断裂北东面。受上述构造影响,总的构造
轮廓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构造线交织而成。
1.3.1褶皱
整个矿田处于一个北东向背斜中,此
背斜轴部呈对称形式出现,而近轴心部位
变成同向背斜,轴面倾向南东,倾角60。一
80。。在背斜的两翼,尤其是北西翼,层间褶
皱非常发育。I号矿带位于背斜南东翼,灰
场下位于背斜北西翼,Ⅲ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 研发领料单模板.docx VIP
- 辽宁省技工学校审批表.doc VIP
- GB 26501--2011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 通用技术条件.pdf
- 施工放样报验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