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灸法治疗面神经炎
崔-Z-华蒋和鑫华夏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
@fil-灸法治疗面神经炎方法多样,疗效肯定。本丈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灸
治方法及临床进展方面,总结了灸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成果。
关犍词灸法;面神经炎;综述
砸神经炎,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是最为常见的自发性面神经瘫痪的疾病.
主要是由于茎乳孔内面神经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造成周围性面神经功能阻滞。临床上以
病侧面肌瘫痪的系列症状为主要表现,如表情肌失用、口角歪斜、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
鼓腮漏气,等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在我国多见于30—60岁患者,儿童少见;女性患病
率和发病率均略高于男性: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任何季节均可发病i在春末夏初、夏末秋
初呈现高峰。我国的年发病率为10.28/10万,患病率49.77/10万,均低于国外报道”J。
面神经炎在中医学中有较多的称谓,如面瘫、口眼歪斜、口喁、晌僻、口僻、风口喁、
歪嘴风、吊线风等。针灸在治疗本病时疗效卓著,其中灸法亦以其方法丰富,疗效肯定,在
临床上得到了不断的探索和应用。
1病因病机
面瘫为病,多筋脉弛缓痿僻。究其病因。当首推风邪。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善行
而数变,好袭人之不备。人若当窗而睡,或面部受凉,正气不充,络脉空虚,则风邪乘虚而
入,致气血痹阻,筋脉不调而发病。《诸病源候论》言偏风口嘀乃“体虚感受风邪,风入夹
口之筋”而发病。《张氏医通》谓“气虚风入则偏”,认为口眼歪斜乃“真气为风邪所陷,故
筋脉拘急,口目为僻”。风中经络.亦常挟寒或热,相兼为患。《灵枢》有云:“足阳明之筋,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风中筋脉气血痹阻,若日久
失治或治失妥当,则易气血郁久成瘀,津炼为痰,血滞痰凝,经气不利更甚,筋脉失养复重。
而致病程迁延,久治妄效。甚者邪郁化热,灼伤阴液,致阴血不足,虚风内动,而见病侧筋
惕肉髑.筋脉挛缩,口角反歪向病侧而发生“倒错”现象。
总之,正气不足,脉络空虚是面瘫的发病基础{病变经络以足阳明经为主,还常涉及足
少阳及手太阳绎等。』×l邪巾络,致气血痹阻,经气不利,筋脉失调是病变基本病机;发病初
期,寒邪或热邪亦常夹杂为患:若病程迁延,则又常有瘀成痰生,痰瘀互结,或久耗阴血.
虚风内动,而内外相缠.致病机复杂,病情顽固。
2证候特点及辨证分型
面瘫多起病突然,并于数小时或l、2天内达到高峰;发病多有诱因,如面部或耳后受同
风、着凉受寒、感冒或疲劳等;单侧发病,偶见双侧。部分患者发病前可出现耳后乳突区、
耳内或面颊疼痛,或发热、耳鸣等;但多数患者往往无自觉症状,常于睡觉醒来发现口角歪
斜。面瘫患者一般常见的共同的症状和体征有:患侧不能蹙额、皱眉,闭目不全,眼裂扩大,
迎风流泪;微笑、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吹哨时漏气:迸食时食物常滞留于齿颊间。
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当用力闭目时可见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角膜下的白色巩膜
(此称Bell现象)。因病变程度的不同,还可兼见有味觉、听觉、泪液或唾液分泌等方面的
变化。
据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可以将面瘫分为风寒阻络、风热袭络、痰瘀互结、阴虚风
动等四型。
(1)风寒阻络型:发病前多有面部受风或受凉史.起病较急。除具上述常见症状外,
还可见有面部发紧、耳后压痛、倦怠嗜卧。舌淡苔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型:发瘸前多见发热、耳痛,t常继发于感冒、聘耳、咽喉肿痛等之后。
除具上述常见症状。还可见味觉减退、听觉过敏、口干、耳廓或耳后乳突区疱疹。舌苔黄,
脉弦紧。
(3)痰瘀互结型:见于病程迁延、恢复不全者。眼睑闭合、齿颊留食等情况可比初起
好转,但仍见口角歪向健侧、鼻唇沟平坦等。另还常见耳鸣、眩晕、流涎不禁等。舌苔腻,
脉弦或涩。
(4)阴虚风动型:见于病程长久、病情反复、久治不愈、年龄偏大者。表现为病侧面
颊筋痿、筋惕肉明、筋挛脉缩,口角反歪向健侧。舌体痿小、色红苔少,脉濡数。
3灸法治疗
3.1选穴原则
以局部穴位为主,辅以远端穴位;取足阳明经为主,配以足少阳、手阳明、手少阳经等
经穴;发病早期以解表祛风通络为法,病程迁延则还须逐痰化瘀、益气养血。
选穴同时还要考虑穴位施灸的可操作性和穴位交替使用。
3.2常用穴位
局部用穴:翳风、风池、地仓、颊车、下关、阳白、牵正、四白、迎香等。
远端用穴:外关、合谷、太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X公司干渣、干灰散装机扬尘治理改造方案.docx VIP
- 机器人学导论 基础部分.pdf VIP
- xx医院病历:慢性乙型肝炎 病程+首程.doc VIP
- 钣金结构件折弯PFMEA库.pdf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思想道德与法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docx VIP
- 公司合规管理《企业合规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主成分分析法 .pdf VIP
- 酒店与旅游业市场营销——基于数字化创新 课件全套 黄昕 第1--8篇 市场营销与数字化营销 定义价值---酒店与旅游业的营销管理体系建设 管理价值.pptx
- 《清明上河图》简介ppt课件.pptx
- 变压器的维护保养技术标准(1).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