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给药途径的临床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给药途径的临床分析.pdf

临床合理用药2014年8月第7卷第8期中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August2014,Vol.7 No.8B ·137 · 实践证明,保证采血质量,预防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患者 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的痛苦,也保证了采血的顺利进行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值得 (收稿日期:2014 -05-11) ·经验交流· 小儿给药途径的临床分析 贾树行 【关键词】 小儿;给药途径;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72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32 6(2014)08B-0137-01 儿科药学研究的对象涉及胎儿、新生儿及不同年龄阶段儿 量。例如:体质量10kg小儿肌内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 童。孕妇用药势必对胎儿产生效应,药物也可以分布至乳汁, 液针剂,其规格为 1ml:5mg,小儿用量为0.1~0.2mg/ kg计算 对母乳喂养小儿产生影响[1]。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在 1ml 出小儿用量为2mg应注射剂量为2mg× =0.4ml,用规格 每个发育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尤其是新生儿器官 5mg 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酶系统也不够健全,药代动力学参数随着 为1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药液,这样剂量准确无误。 年龄变化表现出对一些药物很耐受,而对另一些药物则又十分 1.3 局部给药 局部用药目的是在皮肤、眼、鼻、咽喉、直肠等 敏感[1]。小儿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年龄阶段,在不同 部位产生局部作用。 的年龄阶段,药物在体内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的药动学和药 1.3.1 透皮给药:是指小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角化层薄 效学[1]。 且黏膜娇嫩,黏膜血管丰富,通透性高,药物容易吸收。临床上 1 小儿给药途径的选择 小儿发热时常用的一种散热方式,如:物理降温、冷敷、温湿敷、 [1] 醇浴降温;和小儿腹痛时给予的丁桂儿脐贴外用。 1.1 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最方便、最经济、最安全的给 药方法。但影响口服吸收的因素较多,剂量不如注射剂准确, 1.3.2 直肠给药:小儿直肠黏膜娇嫩,静脉丛丰富,通透性高, 特别是吞咽能力差的婴幼儿,口服给药受到一定限制。如:退 药物容易吸收。如:小儿发热时经肛门用的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热剂、止泻剂、口服补液盐等,适用于轻症患儿以及小儿预防接 栓;小儿腹泻时用的药液灌肠。 种的口服疫苗。 1.3.3 呼吸道给药:常用方法为雾化吸入,用容易气化的药 物:如 -糜蛋白酶、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布地奈德、丙酸氟替 1.2 注射给药 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起效快,但对小儿刺激 α 性大。 卡松、丙酸倍氯米松[4],等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急性支 [2]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发作时用。 1.2.1 皮下注射 :适用于小儿预防接种,在小儿上臂外侧三 角肌下缘附着处,按规定剂量注射,吸收慢有刺激性药物引起 2 讨 论 剧痛。 小儿疾病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常有几种疾病并存,在 1.2.2 肌内注射;水溶液肌内注射时,其吸收与局部血流量有 治疗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 关,可注射中等容量药物。肌内注射部位多选择在臀大肌外上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