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语名词“是”语法化研究的论文.pdfVIP

先秦汉语名词“是”语法化研究的论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北京 先秦汉语名词“是语法化研究 方有国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提要先秦原初“是”是正午义时间名词,引申发展为正确、肯定、遵从、法则等,词性转为 形容词、动词或其他名词;发展为指代词“是”而隐含确认义。指代词“是”复指短主语或指 代词主语时失去复指作用,演变为判断词。“当时、那时”义时间词“是”表示前后动作行为 同时发生,如果动作行为是先后发生,“是”义为“那时以后”,演变为承接连词,进而随着前 后成分语义关系的变化发展出多种连接功能。“是故”由名词性词组演变为双音连词。 关键词先秦汉语是词性功能语法化 先秦汉语“是”有名词、形容词、指代词、判断词、连词等词性和用法。名词是其原初词性,经 词义引申和语法化演变,相继产生出形容词、动词、指代词、判断词和连词,此外还有“是故”,是经 语法化产生的复音连词。 一、“是”的产生、本义和名词性质 甲骨文中还没有出现“是”。①最早的“是”见于西周金文,有善(毛公旅鼎)、罡(虢季子自盘)、 攫(毛公鼎)冕(陈公子瓤)莲(哀成耳;鼎)等形体。p这些字形,《哀成韦鼎》的“是”同小篆, 为《说文》所本,其余略有差异。或认为最早的。是”见于西周康王时期的‘沈子簋》铭文“懿父翅 (乃)是子”(肖娅曼2006),但此“是”字漫漶难识,我们暂不以为据。 《说文·是部》:“是,直也。从日正。”据此“是”本义是“直”,为形容词。马叙伦认为金文“是” 义为“质~实”;林义光认为“是”字是堰即“促”的古文,像行走迟缓的样子;郭沫若认为金文“是” 应是“匙”字:另日本学者高鸿晋据‘毛公鼎》、‘陈公子觑》的字形,认为“是”字“从又(手)遮 日光”,本义为“审谛安行”,@各家解释很分歧。 毛公旅鼎》是西周中期铜器,较其他铜器稍早,解释“是”的词义当以较早的毛公旅鼎》字 形为准。《毛公鼎》和《陈公子氟》的“是”与稍早的《毛公旅鼎》“是”是同一字还是另一字,可以 进一步探讨,但哀成吊鼎》“是”当是《毛公旅鼎》“是”省去“l”而形成的异体。I即甲骨文由 (佚五七)即“直”字目上的I,用来表示“直”意,所以《说文》训“是”为“直”。不过,“直” 是“是”的引申义,不是本义。“是”最初是用来表示时间的名词,本义为“正午”“正当此时”或“现 在”。现在之义很抽象,古人用日、正、I三字会意,以人正立时太阳正值头上的当午来表示。黄盛 璋(1983)说:“是’表太阳正中,与人正立时正在其上相值,这时候当然是正午,太阳正中,所以 就用来表示时间上的‘今’。”其说甚是,“今”即现在。凡说现在,时点在当前,如时点在以前,“是” 义为当时或那时。先秦汉语中,“是”普遍用作指代词、形容词,但仍有表示时间的“当时”或“那 时”的用法,用介词“于”引出。如: (1)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左传·隐公四年》) (2)楚斗谷於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遭、柏方睦于齐.(鬈左传·僖公五年》) 两例“是”分别指“宋人许之”和“楚斗谷於菟灭弦,弦子奔黄”的那个时候,前后的动作行为同时 发生。 表示“现在”或“当是”“那时”这类时间义,甲骨文用“告”,先秦传世文献用“时”。说文·日 部》:“告,古文时。”二字为先后异体。告、时表时间的如: (3)贞:葶,玄告西;?(粹499) (4)口卅,在宗父甲玄蚩丙参?(京都1812) (5)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尚书·牧誓》) (6)(百里奚)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孟子·万章上》) (7)心不畏时之禁,行不轨时之法,此大乱之道也.(《尹文子·大道下》) I-辞“玄告两;”意为现在举行两;祭如何?“告”义为现在。句法上,“告”所在的句位可以是昃、 41 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北京 今夕、翌日等其他时间词或词语,如“玄昃iPI刍,”(粹436)、“玄今夕形,寅翌日形”(粹437), 当时或那时。 先秦汉语“时”(告)和“是”意义相通,包括时间义,故‘尔雅·释诂》:“时,是也。”大概因 为“时”和“是”(还有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