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气血运行,因此,显贵之脉,常清虚流利;富贵之脉,常和滑有神;贫者之脉,常蹇涩少
。‘
神,加以劳动,则粗硬倍增。
4四条途径
病证信息的获取通常通过“望、闻、问、切”四种途径,《内经》对四种手段均有论述,
但散布于各个章节,而同一章节又有论述不同的方法,可见,中医诊法体系的发生是一个历
史积淀的渐进过程,其内容体裁是编写者对当时医学思想进行综合的一种选择。
《内经》中涉及望诊法有19种,包括形体诊、形态诊、体质诊、络脉诊、身体分部诊、
尺肤诊、毛发诊、目诊、五体诊、虚里诊、脉动诊、肿胀诊、腹诊、面诊、色诊、名堂诊、
目诊、耳诊、舌诊;闻诊法3种如声音诊、五体诊、腥臊臭诊:问诊12种诊法包括病因诊、
年龄诊、饮食诊、时间诊、地域诊、生活起居诊、情志诊、十二经诊、五体诊、梦诊、,汗诊、
二便诊:切诊法11种身体分部诊、尺肤诊、虚里诊、肿胀诊、腹诊、脊椎诊、十二经脉动诊、
络脉诊、寸口诊、人迎诊、脉诊。在判别机体状态时注重各种诊法参合,如尺脉诊、色脉诊、
人迎寸口合参、色脉尺诊等。
《内经》以大量篇幅论述了脉诊、色诊、尺诊,其中脉诊的论述较详细,典型的脉名58
种,如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
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
绝、横j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疏、格、关、溢、赢、覆溜。非
典型的、复合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36种,包括如火薪燃、如散叶、如省客、如丸
泥、如横格、如弦驴、如交漆、如涌泉、如颓土、如悬壅、如偃刀、如弹石、如丸滑、如鸟
之喙、如鸟之距、如新张之弓、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羽毛中人肤、如华,端直以长、来
盛去衰、来盛去亦盛、来不盛去反盛、累累如连珠、如落榆荚、如循鸡羽、如物之浮、如风
吹毛、,如揭长竿末梢、如循长竿、如鸡践地、喘喘累累如钩、如循刀刃、如循薏苡子、如按
琴瑟之弦。脉法分为寸口脉、人迎脉、五脏脉、四时脉、三阴三阳脉:诸病证脉诊包括妊子
脉诊、乳子脉诊、肠癖脉诊、癫疾脉诊、消瘅脉诊、胃脘痈脉诊:不得卧脉诊、厥脉诊、筋
病脉诊、癃病脉诊、。肾风脉诊、偏枯脉诊。
5总结与展望
四种途径获取的信息。关键需要立足于“三因”诊察即时状态中,横向、纵向交错辨证,
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医诊法体系“整体恒动观”的指导思想。《内经》中强调而在目前中医诊法
体系中容易忽视,或重要性强调不足的诊法有病因诊、易感诊、预后诊、时间诊、地域诊、
情志诊、经络诊、梦诊、尺肤诊、毛发诊,而正是这些重视不足的诊法却是中医基础理论指
导下的特色诊法,是构建“自然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四维医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因此,依据《内
经》的基本思想,全面把握中医诊法理论的本底资料,明确中医诊法基本概念的源流与演变,
初始含义、基本内涵和外延,经过逻辑思维提炼、系统分析和理论提升,完善中医诊法理论
框架体系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刍议常见脉的脉率的规范
唐亚平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中文摘要:分析了数脉、疾脉、结脉等常见脉存在的脉率不规范之处,.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
17
法,并认为对此须由专家研讨作出规范。
关键词:脉率数脉疾脉结脉规范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对识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推测疾病的病
因和病证、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医脉象其概念本身较笼统,具
体的判别标准较模糊,对一些脉的脉象表现又存在争议,缺乏客观判定标准,影响了临床诊
脉的准确性,诊脉时分歧较多,常因医生不同,同一病人的脉象诊断也有不同。这不但成为
某些人指责中医脉诊不科学的口实,而且使一部分中医认为脉诊无用,对脉诊失去信心。因
此,脉象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众多医家对于某些脉的脉率说法不一,
脉率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值得注意。
28脉中,脉率出现异常的有迟脉、缓脉、数脉、疾脉等。对数脉脉象的描述,最早见于
《脉经》,日:“去来促急”.又有夹行小注日:“一日一息六七至,一日数者迸之名。”这个六
七至道出了数脉的特点,尔后历代脓学书多是以一息六至作为规范的,如《濒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智化建设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x VIP
- 空调系统臭氧消毒效果验证.doc VIP
-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件-中考专题复习之多功能瓶的使用.ppt
- 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各单元测评试卷及答案(含8套题).docx
- 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投资管理:现状、挑战与突破路径.docx VIP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智化建设技术指南》.pdf
- 用于定价美国期权的时序深度梯度流方法-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神经网络-金融数学-期权定价.pdf VIP
- 售后服务工程师等级方案(3篇).docx VIP
- 50MW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