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pdf
2014年第O1月第O1期 缝藏一
运用健脾除湿法治疗带下过多的经验体会
任 飞 王 哲 陈爱祥
(1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山东 济南 250014)
(2 山东省中医院妇科 山东 济南 250011)
(3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 王哲教授治疗带下过多紧扣病机,以”脾虚湿盛”为立足点,着眼于”湿”,采用健脾除湿之法,巧妙加减,验案颇多,效果甚佳。
【关键词】 带下过多;湿邪;脾虚;经验介绍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4)o1—0313—01
带下过多…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中医古籍中提到”白沃”、”赤白沥”、”下白物”等名称。中医学中的
带下过多类似于西医学中的阴道炎、宫
颈炎、盆腔炎及 内分泌功能失调等疾病引起的白带过多。如长期不 日后复诊,自诉:带下量明显减少,纳食增加,腰膝酸痛减轻,再给上方七
予治疗,会产生严重后果,故应予以重视及早防治。导致带下过多的主要 剂,诸症悉除,带下而愈。
原因是湿邪,但其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内湿为脾肾肝三脏的功能失调,外 按语: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 、多发病,有所谓”十女九带”之说。带下
湿多因湿热毒虫邪直犯阴器、胞宫,损伤任带二脉而致。王哲教授从事临 一词首见于 《素问 ·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隋代 《诸
床工作 2O余载,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带下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 病源候论 -妇人杂病诸候 ·带下候》中明确提出”带下病”之名。 《丹溪心
者跟随王哲教授学习,导师运用健脾除湿法治疗带下过多效果甚好,现介 法》认为带下过多与湿痰有关,主张燥湿为要,辅以升提。 《女科撮要》云:
绍如下,以便于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带下过多因脾 胃亏损,阳气下陷所致,主张健脾升阳止带。 《女科经论 ·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主升清而统血, 带下门》引缪仲淳云:”白带多是脾虚……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
喜燥恶湿。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湿邪下注,则损伤任带 ,使任脉不固, 守,不能输为荣血而下白滑之物。”历代医家对本病各有其独到见解 ,但均
带脉失约发为带下过多。 《傅青主女科》云:”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 认为本病的发病不外乎于”湿”。
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 而湿邪又有内外之分,内湿不外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外湿多由
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 外感六淫湿邪所致。脾肾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久治不愈的
经水,反变成 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 ,欲 自禁而不可得也。”脾虚带下多症 患者多以脾虚为主。如 《医学心悟》日”:大抵此症不外脾虚有湿。脾气壮
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如涕如唾,连绵不断,无臭;兼见面色萎黄,四肢 旺,则饮食之精华生气血而不生带;脾气虚弱则无味之实秀,生带而不生
倦怠,脘胁不舒,纳少便溏,或四肢浮肿,舌淡胖,苔 白而腻,脉细缓。治以 气血。”本例患者属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湿邪下注,损伤任带,使任脉不
健脾益气 ,升阳除湿。 固,带脉失约所致。导师 自拟健脾止带汤,方中党参、白术、炒山药、甘草
病案举例:王某 ,女性,3O岁,已婚。2013年5月初诊。主诉:带下量 益气健脾;茯苓、苍术 、芡实健脾燥湿;陈皮行气和胃;白芍柔肝,柴胡疏肝
多一年余。患者 自觉白带量多,绵绵不断,色白质稀如涕,伴见面色萎黄, 解郁,并升阳除湿;黑芥穗可入血分,祛风胜湿;车前子利水渗湿。本方脾
纳少,便溏,气短懒言,腰膝酸痛 ,疲乏无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 白,脉 胃肝三经同治,寓补于散之内,寄消于升之中,察其全方,重在”湿”字,其
缓。妇科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白带化验无异常。证脉合参,属带下病 升、消、补、散,均为湿邪开路 ,补虚不滞邪,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