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灸法概述.pdf
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5月第29卷第 5期 · 275 ·
文章编号:1005—0957(2010)05—0275—03 · “ 计划”专栏 ·
《内经》灸法概述
张建斌,王玲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9)
【关键词】 灸法 :内经:古籍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志码】 A
艾灸是 《内经》时代最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认识 择灸法治疗的主要有下列病症。
包括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等多个方面。本文试就 《内 2.1风寒证 《素问 ·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
经》对灸法的认识,进行一个全景分析和概述。 人,……: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
剌而去之;……: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
1 灸法是 《内经》时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名 日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原文指出风寒侵犯人体
《内经》中,除了 “九针”以外,还记载了多种治 出现痹证、麻木、肿痛、瘛等病症,是灸法的适宜病症。
疗方法,如 “余 (黄帝)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 提示了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消肿止痛、通痹舒急的作
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炳、饮药之一 用 。
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 (《灵枢 ·病传》)”。其中灸 2.2 大风汗出 《素问 ·骨空论》:“大风汗出,灸
法是最主要方法之一, 《素问 ·异法方宜论》:“北方 蒿。 禧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压之,令病者呼 禧,
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 慧藩应手。”原文指出风邪束表、腠理开泄导致的汗证,
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 是灸法的适宜病症。提示了灸法具有调和营卫止汗的
北方来。”不仅提示了灸法的起源,还指出了它的适应 作用。
证 。 2.3寒热病 《素问 ·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
面对诸多方法,两篇文章体现了古人的两种选择, 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视背俞陷
一 是 “守一勿失,万物毕者 (《灵枢 ·病传》)”:一是 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
“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素问 ·异法方宜论》)”。 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脯下陷脉灸之,外
而 《内经》中灸法的临床应用,也体现了这两种选择, 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
如 《灵枢 ·禁服》就有 “徒灸之”“先刺而后灸之”等 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
不同的指示。 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
此外,《内经》还有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灵枢 唁 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恶寒发热是多种疾病中
能》)”的论述,提示了针刺和艾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出现的一个主要症状,本文指出 “寒热病”应该灸上述
互补空间。这种互补性,一般认为是两种方法各有适宜 29个穴位或部位。
的优势病症,“凡不宜于针者,当灸以治之 (张景岳,《类 2.4 疟 《素问 ·刺疟》:“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
经》)”。但 《内经》还指出了腧穴操作的宜灸不宜针 中针,傍伍胜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
— — “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 (《灵枢 ·背俞》)”。 灸胫少阴,刺指井。”指出疟病在 “脉小实急”,当首先
由此可见,《内经》中不仅认识到灸法治疗的特点, 艾灸 “胫少阴”,然后针刺井穴。
而且对于针刺疗法的差异等,都有一定的认识,这种认 2.5 藏寒、满病 《素问 ·异法方宜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