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转型期中国的劳动份额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文摘 要 1978--2008年,中国体制转型进行到第30个年度。30年来,中国经济以年 均10%的速度发展,改革成果举世瞩目。改革同时意味着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 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在30年的经济体制转型中,对收入分配的研究、探讨始终 是理论界、改革者和广大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劳资分配为切入点,重点 分析考察体制转型期劳动份额的变动情况。 本文运用劳资分配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对体制转型期我国劳动份额的变动 趋势进行实证考察和研究。一方面,两百多年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其他国家发展经 验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份额将逐步提高:.另一方面, 通过对我国体制转型期劳动份额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我国劳动份额在经济发展 中存在稳中有降的趋势。本文认为,与经济理论和其他国家的经验相比,中国劳 动份额太低,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 上,提出提高劳动份额,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不足之处,一是本文采用的统计指标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测量方 法,统计资料和数据也存在口径上的不一致;二是鉴于篇幅限制,本文仅研究劳 动份额变动及影响因素,对资本份额变动、劳资分配比例及对经济影响等问题没 有涉及,这也是以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本论文分为导论、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四个部分。导论部分(第 一章)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相关概念、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进行 了简要说明。理论部分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简单述评(第二章),然后回 顾了两百年来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劳资分配理论(第三章),这些理论对于研究和 解决正处于体制转型阶段的我国劳资分配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与理论指导意 义。实证部分首先考察体制转型30年劳动份额的变动并进行国际比较(第四章), 结果表明,与经济理论和国际发展经验相比,我国劳动份额明显偏低。接着我们 从影响劳动份额的因素入手,进一步验证中国劳动份额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是否真的偏低(第五章)。政策建议部分(第六章),在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 验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劳动份额,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体制转型:劳动份额;人力资本;收入分配 讯逮钮 7 ABSTRACT Since1 has all increaseof1 tothe 978,Chineseeconomyregisteredaverage 0%owing aconsiderableachievementfocusedthe reformand whichreaches by openingpolicy comesdowntothe wholeworldat moveofreform and present.The adjustment differentsociallinesand tOtheeconomic re-distribution levels.Regarding among andallthe moreattentiontotherelated pay transition,thescholars,leaderspeople distribution.Sothisthesis thelabor’Sshareinthe issueoftheincome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