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整性的述评.pdfVIP

论“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整性的述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美是道德的象征”不仪枞括了《判断力批判》~书的主旨,而且体现了康 德批判哲学体系的建陶删魁。康悠在哲学人类学的理论背景下,架起自然与自山 的桥梁,构建完整的哲学体系,得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命题。审美的最终归 宿是走向道德,人类通过审美会由自然走向自由。《判断力批判》的中介作用及 其与认识论和沦理学的关系,决定了该书在理论形态上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展 门。,但最终服务于《实践理性批判》所研究的道德境界,因而“美是道德的象征” 必然是《判断力批判》的一条引线,同时又是陔书的结论。反思判断力以“人是 最终目的”为限基筑起自然与自【f{的桥梁,从而自然中的理性目的不再是皱岸的 “公改”,而是一个当阿的东西。在美的鉴赏中,审美意象论,作为康德美学主 体能动性的核心,填充了审美主客观的鸿沟。康德以人为基地,以文明为起点, 抓住历殳积淀,指出I主观合目的性的形式,作为生命形式,是内在的人类普遍的 自II|干【1道德的外化的媒介,即荚是道德境界的具象化。审美愉快一方面因知性和 理性的略【{}{1参与而被赋予文化f^J涵,并由此与道德相沟通,另一方面又因无利害 的….1I感而与道德联系起来。石:美的形态中,依存美显得尤为重要,它以客观的 台ff㈨肚而趋向道德。美的理想体现在依存美中,它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人的目的 丽显mi易见:此外荚的艺术也属依存荚,“荚是道德的象征”在荚的艺术中得到 最好的体现.因为审荧意缘(艺术美的审美表象的至境形态)是理性理念最完满 的感性形蒙显现。自l山美与依存美以自由的统一性和实质的合目的性为契H【转化 统一,1lI此实现Eb审美的无利害的质的觇定性,向“美是道德的象征”的转换。 两哲统~转化的思恩主要体现于荧的艺术。崇高则通过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的对“,Z与趔越,逐步过渡到划人的理性道德的追索。崇高山内一C、的自llJ卫型念而向 道悠怍更迸一步的过渡,是认识与道德的真正桥梁。从美到祟高的过渡是认识向道 悠过渡诒:Yii荚判断层而一㈨0表现.奖剑崇高的过渡就是观象剑术体的飞跃。荚一崇 m这个近纾,矿以坎朋!沦艘胜靛弈易地过渡到实践刖性,完成两大批判的沟通统 一。小悠f11象征观化乱规知咐l,找到内祉的删蚓,对啦于反心、判断力的m肚n脱 袖:本质一Ii就是缘征型艺术的把据i方式,所以qf荚与道他的关系是缘“1.、类比的灭 系。荚的象征物足道德。康他以“人是最后目的”为愀鉴,竭力强渊荚与道德的 类比,j{::疑烁为“荚足逝他的缘柚:”的命题。该命题足…《判断力批判》刨作意 圈木身决定的:i幺命题足IJ:1T耵荚实质决定的。TH荚能力足人的j煎德文化本质的农 征。一方而.巾荚之所以可能,首先是一个主体道德境界的问题:另一方面,审 美又有利于道德情操的培养与提高。该命题体现了康德审美理想的个人偏爱,是 与浪漫主义艺术理想相符台的。康德在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上使用“象征论”。 泛泛讲美时,讲共通感,强{周对对象的荚的展望,以自由为前提,以道德为原则: 具体到个人审美理想偏好时,又推崇象征型艺术的审美理想形态——审美意象, 也就是说,象征,作为美表现道德的一种方式,在康德个人的审美理想偏好上是 以“审美意象”表现出来的。康德由于社会历史的根源以及他的哲学体系的矛盾 性,而并未完成真币意义上的过渡,只是提供了一利,暗示、类比和象征的艺术理 想模式,但康德主体性的思思与“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命题仍有着深远的哲学影 响。在后现代文化的喧嚣与躁动中,恢复康德美学对人类心灵的铸造意义,与现 实生活中人类异化相抗衡,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嗣:美是道德的象“Ii 反思判断力 荚的鉴赏 崇高审美意象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