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SPWM 调制的双BOOST 单级DC-AC 电路研究
闫朝阳 李建霞 郑颖楠 邬伟扬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秦皇岛 066004
Email :yanzy@ysu.edu.cn
摘要:文章在对双BOOST DC-AC单级正弦波逆变电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PWM调制技术对其进行了仿真和
试验研究,给出了相关结果。实践表明该电路可以实现高频功率变换下的单级升压工频逆变输出。
关键字: 双BOOST,DC-AC ,单级,逆变,SPWM.
Research of Dual-Boost single stage DC-AC Converter
Based on SPWM
Yan Zhaoyang, Li Jianxia, Zheng Yingnan, Wu Weiyang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Abstract Adopted the SPWM Modulation method to the Boost DC/AC single stage inverter circuit with 50Hz frequency
sinwave,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of it have been got. The work principle of the circuit also have been analysed .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single stage inverter circuit could achieve boost character with a high switching frequency.
Keywords Dual-Boost ,DC-AC ,single stage,inverter, SPWM. .
1.引言 2.电路原理分析
通常, 非隔离式 DC/ AC 单级变换器, 一般工作在降 2.1 双Boost DC/AC单级变换电路拓扑结构
压输出状态。应用中, 多在其输出采用工频变压器匝比变换 双boost单级逆变电路的主电路拓扑如图1所示:它由两
来实现进一步升压。与此同时也增大了功率装置的体积和 个电流双向流动的Boost DC/DC变换电路组成,左右两个部
重量。 分的电路是对称的,C1=C2,L1=L2。负载R跨接在两个电容之
对非隔离式 DC/ AC 单级变换器, 委内瑞拉的 Ram ón O 间,通过两边电流的双向流动,从而在负载上实现交流工
Cacers 和巴西的Ivo Barbi 提出了种新颖的单级升压型逆变 频电压输出的效果。开关M1、M2、M3和M4均为由MOSFET
器(双BOOST 逆变器)。这种电路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的占空 和二极管组成的能量可以双向流动的可控开关。
比D 来获得幅度高于直流输入电压的正弦波输出[1] 。其文
献采用了滑模变结构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与此不同,本文 2.2 工作原理及脉宽控制 (SPWM)
[2][3] 控制实现原理如下图(2 )所示:图(a)将主电路左
采用DC/ AC 变换中常用的spw 的调制方法 ,对电路进
行了分析、仿真及试验研究,实验结果比较理想。 右分解为两个boost 升压电路,两个升压电路的输出波形V1
和V2 分别为图(b )和图(c)所示,两者变换规律一致但
相位相差180 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教学中应用归纳演绎法与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研究.pdf
- 基于DMSP%2f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环渤海城市群地区城市化空间模式和过程研究.pdf
- 不相容共混高聚物薄膜的介观研究.pdf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与形态学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的研究.pdf
- p38MAPK-iNOS-NO通路介导入参皂苷Rg3对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pdf
- 加氢精制催化剂及载体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的表征问题.pdf
- 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中薄层电解池厚度的干涉条纹法研究.pdf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研究.pdf
- 带有内隔墙的新型铝电解厂房建筑结构研究.pdf
- TTF%40SiO2的纳米粒子修饰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