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中国本土诸种文化的交融与综合
引语
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如今世界诸多民族文化可以归并为如下四大类型文化:
中华文化
印度文化
阿拉伯文化
西方文化(欧美文化)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首先当然必须对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界定。本讲旨在界定中华文化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辨析。
中华文化界说
所谓中华文化,指的是源于黄河流域,同时包括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的,在华夏这片古老、广袤大地上萌发、成长、繁衍、承传的一种文化。
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犹如蜿蜓奔腾的黄河长江,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成为如今世界上少数几个源远流长、兼收并蓄、万世不衰、独树一帜的文化。
中华文化,主要以汉民族文化为其主流文化。
中华文化,既不断吸收兼容了华夏大地上的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以及华夏大地之外的异族文化,又自然传播辐射到华夏大地之外,给域外的许多民族以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致形成了所谓的“中华文化圈”(“汉字文化圈”)。
中华文化以其久远深厚的“原始—古代积淀层”(“文化基因”),使之与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互相对应,且颇具类型文化的“区别性特征”。
所以,中华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又是类型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之争
中华文化的源头始于何时、何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本有记载的,而且一般认为是源于远古的黄河流域。这就是说,中华文化产生在中国本土上的观点是毫无疑问,本不是问题的。
但是,自18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中心主义”思潮甚嚣尘上的影响下,“欧洲文化中心论”不陉而走,从而,酿成成了一个有关“中华文化起源问题”的论争。
1.中国文化西来说
西方学者,首先提出了所谓的“中国文化西来说”。
法国著名历史考古学家拉克伯里(Lerrir de Lacoperie)专门著有《中国古代文化西源说》(West orig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一书,宣称“中国文化起源于西亚细亚”,而且断言“汉族即巴克族(Bak)”。该书认为:
早在上古时期,巴克族经由中国西北部,渐次进入中
国,并逐步形成后来所谓的汉族。
所谓的Nakhnte即Nai Hun Ti(黄帝)是巴克族的一
个酋长。是他率领其族人,经土耳其斯坦,入中国西北地
区,至黄河南面,建立部落。后死于甘陕交界的地方。
此位西方学者,除了把黄帝,还把神农氏、庖牺氏等,都说成是巴比仑人。其用意在于论证中国古代文明源于西方,中华文化并非中国本土的文化,而是外来的文化。
1920年至1921年,中国地质调查所聘请瑞典人安特生(Anderson)对华北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安特生根据所获得的资料,系统地提出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是由中亚和南俄罗斯传入的欧罗巴文化。其所谓的“根据”是:仰韶出土的陶器同欧洲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陶器相一致,而且同土耳其斯坦的阿瑙、北部希腊以及加里西亚、特里波里的彩陶分布相一致。因此,推断中国的仰韶文化乃是欧洲文化经土耳其斯坦传入中国的。
此外,美国学者亨廷顿(E.Huntington)、前苏联学者Л.С.瓦西里耶夫、日本学者秋泽修二等,也都鼓吹“中国文化西来说”。
2.疑古思潮
与此同时,中国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特别是在只强调文化的时代性而漠视文化的民族性的“五·四”时期,由于反对封建主义的大潮势不可挡,由于“全盘西化论”的甚嚣尘上,“疑古思潮”极盛一时。
胡适就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史,应以《诗经》为最早文献,主张对中华文化的起源“宁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他宣称研究中国古代史首先应该“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首做起”(《自述古史观书》,见于《古史辨》第一册)。
接着,顾颉刚、钱玄同、罗根泽、吕思勉、童书业等人为代表,在学术界掀起了20世纪初有名的“疑古思潮”。
这些“疑古”派学者,在中国历史文化起源上,判定殷周前的古史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为了论证他们的政治主张而凭空编造出来的。因此,中国古代文化和文明中的人物,如:三皇五帝等,均属神话人物。他们甚至连夏朝的存在也予以否定。在他们看来,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对先秦时期有关中华文化源头的种种记载描述论析,只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这股“疑古思潮”把中华文化史一下子后推了二、三千年,使中华文化的源头问题堕入鸿蒙迷离之中,以致“炎黄子孙”、“五千年中华史”等传统说法发生根本性的动摇。
总之,这股“疑古思潮”为西方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在中国的流传推波助澜,为“全盘西化论”的泛滥提供了“学术”基础,虽然它具有反封建和冲破乾嘉朴学局限的作用与意义。
30年代,虽然有一些学者出来试图纠正“疑古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但是,由于适值中华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接送免责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静脉输液护理创新案例演讲ppt.pptx
- 3.1水循环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 国际学校中方教职员工薪酬设计方案.pdf
- 2025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docx
- 2025-2026学年岭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放射性肠炎》课件:放射性治疗后的肠道并发症.ppt VIP
- 科力达kts-440系列全站仪说明书.pptx
- 昌平区流研所路百善六号路原规划一路百沙路工程环评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