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损伤后大鼠视网膜内突触可塑性变化的研究.pdfVIP

视神经损伤后大鼠视网膜内突触可塑性变化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科学进展(五),220~221 视神经损伤后大鼠视网膜内突触可塑性变化研究 罗学港 黄菊芳 陈 旦 蔡 艳 王晓晟 王 慧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 【作者简介】 罗学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 学系主任,国家重点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科带头人之一,湖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国 解剖学会理事,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科研方向为神经元的溃变与再生, 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视觉神经系统和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溃变与再生研究开展。获“973”子课题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 13 项,发表科研论文 116 篇,其中 SCI 收录 20 篇,获湖 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项。 【代表性论文】 * 1. Chen A, Wang H, Zhang J, Wu X, Liao J, Li H, Cai W, Luo X , Ju G.. Bthwd rescues axotomized neurons and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J Ethnopharmacol, 2008, 117(3):451-6. 2. Yi XN, Zheng LF, Zhang JW, Zhang LZ, Xu YZ, Luo G, Luo XG.. Dynamic changes in robo2 and slit1 expression in adult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and sciatic nerve after peripheral and central axonal injury. Neurosci Res, 2006,56(3):314-21. 3. Chen Dan, Tong Jian-Bin, Wang Hui, Zeng Le-Ping, Zhou Jin, Huang Ju-Fang, Luo Xue-Gang. Acute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ncreases synaptogenesis in the outer plexiform layer of rat retina. 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2008, 32(3): S53. 4. 童建斌,陈旦,蒋丽珠,王慧,黄菊芳,罗学港* ,曾乐平,周瑾. 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 因子对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视网膜谷氨酸转运体 1 表达的影响. 解剖学杂志, 2008 ,31 (1 ): 71-73. 5. 黄良,王慧,蔡维君,罗学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在大鼠脊髓中间带外侧 核的定位.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6 ,22 (2 ):203-206. 通讯地址: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长沙,410013 E-mail:xgluo@xysm.net 视神经损伤后大鼠视网膜内突触可塑性变化研究 ·221 · 视神经损伤后,通过用周围神经桥接、移植和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补充等方法,能促进视 网膜节细胞的再生,新生的节细胞轴突可到靶区,并与上丘或外侧膝状体核的神经元建立突触 联系。但修复后动物的视功能,特别是精细视功能并不能完全恢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 是多方面的,但在修复过程中视网膜内部神经元通路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的变化不容忽视。本 研究通过视神经切断及高眼压动物模型,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电子显微镜技术等方 法,观察了视神经损伤后大鼠视网膜内突触的功能和形态改变情况。结果发现:视神经切断后 视网膜内网层发生了突触可塑性变化,表现为早期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增高,视网膜电图 (fERG )b波波幅增高,内网层 recoverin 和蛋白激酶 C-α(PKC-α)标记的视网膜双极细胞 轴突终末在早期数量增加,突触发生标记物突触囊泡素(SYN)表达增多等突触再生性表现;而 晚期又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