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分3: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创新与实践
山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模式与技术路线研究
郭增江
(山西省造林局太原市030012)
摘要:文章针对山西省三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一旱二寒三流失”的恶劣条件,提出了进行合理区划、
规划。科学选择造林模式,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施工,在困难立地上
营建高效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技术路线。
1978年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批准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山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范围地理位置为
主要部分。北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接壤,地形是以峁状为主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危害严重,西至
黄河岸为千沟万壑的黄土丘陵区,东至中部断陷盆地,其间吕梁山东侧与中部盆地之间是一个狭长的
黄土丘陵区,石质山地交错其间,南端至峨嵋台地,主要为黄土残垣沟壑区,垣面较平,且呈长条或
占全省总面积近50%。区域处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体沿恒山至管涔山一线,以南属暖温带,
以北属温带。吕梁山主脊两侧土石山为半湿润区,其余黄土丘陵区为半干旱区。年均气温4~12℃,
川、三川河、昕水河等13条黄河一级支流,水土流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以上,侵蚀模数每平方公
里多在4000--80000t/(km2.a),年均流入黄河的泥沙达2.9亿多吨,是黄河淤积和成患的主要根源。
北部是海河一级支流桑干河流域,是山西防沙治沙重点治理区。全区有沙化面积94万hm2,部分地区
如大同市大部分县区及忻州市的河曲、保德、偏关、五寨、右玉、平鲁、神池等县均有流动沙丘,年
少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如此恶劣困难的立地条件,
我们在多年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了一整套系统成熟的、对提高森林培育质量
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造林模式和施工方法。
1分区域合理布局
我们将全省区划为三大区域,即晋西北黄土丘陵防风固沙林区、晋西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林区
和中南部农田防护林区。对不同区域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一是在省境西北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
区,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大力实施了以柠条为主的灌木覆盖战略,实行“灌木铺底,乔木点缀”的
发展模式,营建防风固沙林。二是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按照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思路,
把防护林建设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坚持多林种、多树种一起上,黄河沿岸阶地重点发展了一
批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黄土丘陵区实施核桃富民战略,发展优质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在水土流失严重
的荒沟、荒坡,坚持以水土保持学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三是在中南部平原地区,把防
护林建设同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沿汾河、滹沱河重点发展了一批滩涂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和部分
干、水果经济林。
2分类型科学规划
2.1荒山、沟坡造林规划原则: 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挖潜扩繁的原则;以灌为主,针阔、乔灌
多树种混交的原则;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结合的原则。
553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分3: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仓,j新与实践
2.2丘陵区造林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的原则;防护林与经济林合理配置的原则;最大
限度发展适宜干果经济林的原则:农林复合经营的原则。
2.3通道绿化规划原则: 路旁林带建设与两侧山区绿化相结合,突出山区绿化的原则;景点建设
与整体绿化相结合,突出整体绿化的原则;园林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突出乡土树种的原则;高等
级公路宽林带与普通道路窄林带建设相结合,突出高等公路林带建设的原则。
2.4平原区绿化规划原则: 沿路渠实行大路(渠)大网与小路(渠)小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防
护林与经济林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林带建设与园林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多树种配置与多模式开发相
结合的原则。
2.5村庄绿化规划原则:村周绿化与村庄绿化相结合的原则;庭院绿化与街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游园建设与整体美化相结合的原则;绿化美化与村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3分立地选择造林模式
3.1生物埂建设模
文档评论(0)